“无障碍出行推行者”意外坠亡 或因无障碍通道被堵(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7-30 11:28:43
浏览

  7月7日是文军到大理的第二天,当晚9点30分左右,街边监控记录下了他最后的行动轨迹。事发后,文军的好友唐敬新重返现场时发现,文军拐弯前的坡道被一辆白色轿车占据,他猜测,或许正是因为坡道被堵,文军想另寻他路,才会拐进巷子里。

  至于文军跌落的深坑,则是酒店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离地面两米多高,周围没有任何警示标识。以坐在轮椅上的视角来看,很难发现深坑的存在。

  没人想到,大理会是文军的最后一站。

  文军的朋友把他逝世的消息发在了微博上,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无障碍出行的关注。有网友评论,“人为的障碍,最终杀了致力于无障碍设施的他。”

“无障碍出行推行者”意外坠亡 或因无障碍通道被堵

  北京一家没有无障碍直梯的饭馆,残障顾客只能被抬上楼。新京报记者 周小琪 摄

  让残障人士正常参与生活的理念

  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从一条坡道开始的。

  1985年,中残联、北京市残联、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召开了一场“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提出要“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很快,北京市政府对王府井商业街、东四等四条街道进行了第一次无障碍改造,将公路路口与人行道相交的台阶改造成缓坡。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始无障碍建设。

  在接受采访的多位残障人士看来,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都是良好契机。2008年,时任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公开表示,“2001年申奥成功后,北京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申奥前20年的总和,许多无障碍设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肢体残障人士唐占鑫记得,2008年北京地铁10号线开通时,已经有了无障碍直梯、车厢和可供轮椅通过的宽闸机,如果有需要,还会有工作人员为她提供一对一服务。

  当时,北京还多了许多无障碍公交车,车身配备了折叠的黄色轮椅踏板,可供轮椅上下,车内设置了专门的轮椅区域、轮椅扶手。以前经常出现的出租车拒载残障人士的情况,2008年后也有了很大改善。

  “后来新建的商场、酒店,陆续修起了坡道、无障碍卫生间。一些公园也设置了专门的无障碍通行路线。”唐占鑫说,从那时起,她出门的次数越来越多。

  但在残障人士蔡聪看来,“无障碍”并不只是坡道、盲道、无障碍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的修缮,而是一种能让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群体正常参与生活的理念,由此衍生出了无障碍环境、无障碍设施等多种概念。“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无障碍设施,而是一些已经建成的无障碍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许多残障人士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盲道被机动车占用;无障碍电梯被健全人占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修得过陡;无障碍卫生间内堆满了杂物……一次,很少乘坐公交出门的唐占鑫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坐一次无障碍公交车,司机却告诉她,轮椅踏板太久没人用了,已经生锈卡住了,放不下来。

“无障碍出行推行者”意外坠亡 或因无障碍通道被堵

2018年4月,唐占鑫(左二)等人在清华大学参加无障碍通用设计研修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社会康复科医生孙知寒也是一名肢体残障人士,经常坐飞机出差。因为有些航空公司没有机舱轮椅,从乘机口到座位的一小段路,他只能把自己的轮椅折叠起来,坐在扶手上请人推过去,有时甚至需要有人把他抱过去。“他们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这种体验真的很差。”孙知寒说,但这样的航空公司还算好的,有的航空公司嫌麻烦,会直接拒载。

  放低视角,弯下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