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的治愈力:平凡的病人变成了有故事的人(5)
《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上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2018年3月31日,第二次叙事医学座谈会上,许多慢性病的医生都表示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病人交流,他们也是最为重视病人叙事的群体之一。因为在医院里跟病人交流的时间有限,一些慢性病医生就建立了病人的微信群,病人在群里讨论各种问题,医生回复,在门诊以外的时间帮助病人管理疾病。
“人得病之后,尤其是慢性病,比如癌症,对患者来说,疾病本身不那么可怕了,可怕的是不知道该不该活着,或者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但如果真正理解了,即使带病生存,也可以用一种敞亮的心态去生活,这些需要和有专业知识的人交流,医生和病人交谈,对病人的意义非常大。”郭莉萍说。
“我们国家开展叙事医学也有不利的地方。”韩启德接受《叙事医学》专访时曾分析,中国的优质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城市大医院,病人都赶到大医院看病,医生没有时间精力与病人沟通,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与签约家庭医生本来更有条件开展叙事医学,但却缺乏激励机制与病人的信任,其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
韩启德认为,关键是要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力量,实现基层全科医生和签约医生首诊制。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为叙事医学的全面开展奠定合适的制度基础。但是,他同样指出,并不能等待到那时才着手开展叙事医学,在现有条件下就应大力提倡。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11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