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我生命中的光”(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02 12:54:16
浏览

离开了熟悉的科研模式,学科排名还能保得住吗?这恐怕是很多西大考古人心中的疑问。但是,若想从考古学角度凝练出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思考文明构成的要素,就势必要加强学科融合,破除“断代考古”中“秦汉不知宋元”的知识障壁。

“所有的科学必须能够服从服务于国家和社会,考古学不能光靠展现祖先的辉煌来维持学科本身的尊严。”病床上的段清波若有所思。

“我的时间不多了,可要做的事还很多”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和劳累,严重透支了段清波的身体。2016年5月的一个傍晚,段清波突然出现了尿血症状。经医学检查,他罹患肾癌并发骨转移,随即进行了右肾摘除手术。术后3个月,段清波就返回了教学一线。

出院前,医生拉着段清波的手,反复叮嘱:“一定注意多休息,争取度过5年生存期。”

“我的时间不多了,可要做的事还很多!”返回工作岗位,段清波根本停不下来,又成了那个“只争朝夕”的“秦陵考古队长”:他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深夜两点还在给硕博士指导科研,清晨6点又要起身工作。今年1月,为了学院人骨标本库的搬迁工作,他开列出详细的项目清单,并逐项跟进。

“他生病以后还每周坚持出差,这么拼,就是年轻人也扛不住啊。”得知段清波的近况,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闫亚林痛心地说。

今年5月底,检查发现,段清波体内转移至左肺的肿瘤,1个月之内竟“疯长”了1厘米。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可段清波说,他的学生毕业在即,论文还要修改,毕业寄语还没准备。于是,手术就这样推迟了一个月。

7月2日,段清波被推进了手术室。术后5天,他发现自己的左腿失去了行动能力,右手竟无法将食物送入口中。检查显示,他的癌细胞已转移至大脑。

“你们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医生找来家属谈话,癌症脑转移的病人生命随时可能终止,医院只能通过放疗来期待奇迹出现。

在进行全脑放疗前,段清波在病房里和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这也是几十年来,他第一次想起与家人拍全家福。

“以前,老段不是在考古工地,就是在学校忙。”结婚31年,妻子吴春已经记不清看过多少次丈夫起早贪黑、匆匆离家的背影。

“这辈子,除了考古我没想过要做别的事情。它是我生命中的光,照亮了我一生的梦想。”面对记者,55岁的段清波平静地说。(记者 张哲浩、马荣瑞)


(责编:梁秋坪、申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