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逐梦飞扬(新中国的“第一”·70年)
北京天文馆天象厅。
资料图片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开馆迎客。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以天文科普节目放映为核心,辅以天文展览、天文观测等,北京天文馆迅速成为传播天文知识的重要阵地。
历史背景
1923年,德国蔡司厂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天象仪,得名“假天仪”。随后,世界第一座假天馆在德国建成。
1954年夏天,我驻外使馆建议购买天象仪作为一部分外贸补偿。同年9月,中央决定筹建北京天文馆,中科院从该院年度经费中拨款用于筹建场馆。自此,我国开始筹建第一座天文馆,直至1957年建成开放。
2004年,北京天文馆新馆开放。2008年,老馆完成改造并重新开放。至此,北京天文馆在专业设备等方面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天文馆之一。
2007年7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编号为5900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北馆星”,标注着北京天文馆对中国的天文科普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亲历者说
赵世英:北京天文馆原一室主任,在馆工作40年
1956年,20岁的赵世英来到还在筹建的北京天文馆学习,同来的年轻人共32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科学和宇宙所知甚少。天文馆的成立可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赵世英回忆。
1955年春,时任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负责人、天文学家陈遵妫应中科院竺可桢、吴有训两位副院长之邀,出任北京天文馆首任馆长,参与筹建北京天文馆。
在天文馆的命名方面,有一些波折。起初,全国科普协会的文件中将这个即将建成的科普场馆称为“假天馆”,因为星空是人造的。然而,陈遵妫认为,我国建立全新的科普机构,主要是向人民群众宣传天文学,除天象表演外,还将举办展览、科学讲座,组织天文小组观测。因此,名称应改为“天文馆”。陈遵妫的坚持、竺可桢的支持,使“北京天文馆”的名字终于敲定。
选址也颇费思量。赵世英回忆,1955年选址时,陈遵妫与竺可桢、吴晗、梁思成、张开济等在北京多处考察。天文馆曾考虑建在天坛和鼓楼附近,但因种种原因作罢,最终,选址西直门外。“陈遵妫认为,此地交通便利、环境开阔,更重要的是与附近的北京动物园和北京展览馆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文化氛围。”
1955年10月24日,北京天文馆正式动工, “当时人们一心想把它建成科学和艺术的殿堂”。拿建筑设计来说,总设计师是张开济,室内装饰由美术大师吴作人和周令钊等人完成。日月神浮雕等作品则出自著名雕塑家滑田友、王临一、曾竹绍之手。“既体现民族传统风貌又融入现代风格,许多观众没进展室就赞赏不已,想不到还有这么壮丽的地方。”
建造球幕需要用铜皮,而铜皮当时是非常紧张的军用物资,为此,国家特批了5吨铜皮,“一来考虑铜皮使用寿命长,二来铜皮氧化后变成绿色比较好看。”
建馆同时,人员培训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那个年代,国内没有天文学教材,上课全靠老师一句句翻译苏联教材。一次上课时,陈遵妫突然说,天文馆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科技馆,这个事业怎么干,自己也没什么把握。“如果有志于这项事业,我们就一起探索;如果对此没什么兴趣,可以另找出路,不耽误你们,也不耽误这个天文事业。”最终,十多个年轻人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