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农房改善进行时,市委书记戴源“把脉开方”!(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10-14 21:00:18
浏览

走访了建湖的几个村,戴源发现了一个“334”的比例:大体上,30%农户选择进集中居住点,30%进城入镇,40%货币化安置。村干部介绍说,县里制定了一个调节引导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入镇,对放弃宅基地的农户给予15000元奖励,对进城入镇购房的再奖励每平方400元。这样做,把大部分农民引向城镇,能够有效避免新集中居住点出现“二次空关”。建湖大部分村,目前空关房、半空关房达40%左右,如果集中安置比例过高,就很有可能出现“二次空关”。

政策的前瞻性、引导性,来自几上几下的调研、揣摩、讨论与实践。“要把前期思想工作做到位,政策撬动比例摆到位,还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把群众的意愿引导到位。”对建湖选派县镇干部到集中居住试点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做法,戴源非常赞同:“这些同志既懂政策,又接地气,既熟悉群众,又能引导群众,打通了县镇村三级工作体系。我们既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也要发挥好干部的引领作用和优良作风,用铁肩膀扛起铁担当,以好作风确保好成效。”

每到一地,戴源必问村里有多少孩子,到哪里上学,怎么接送,必到当地的学校去看一看,了解生源和师资情况,看体育、音乐器材配备,看食堂、宿舍,甚至盥洗间。在太兴村,听说有些孩子要去龙堤小学上学,戴源把从村到学校10华里的路跑了一遍,说,“蛮远的,爷爷奶奶接送孩子很不容易。”

从建湖九龙口小学、冈中小学、冈西小学,到大丰的新丰小学、刘庄小学、大龙小学、西团小学与初中,戴源发现,没有一个中心校学生总数超过四百人,孩子数量从六年级到一年级逐年级递减,有些学校,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六年级的一半,孩子上学大多选择进城入镇了。“孩子的走势就是人群集聚的走势。”从“倒金字塔”型的生数变化中,戴源看到了时代发展变化的大趋势,“老百姓已经用脚投票了。农房改善,其时已至,其势已起,是客观规律,我们必须顺应这个趋势。”

戴源最关心的,还是最困难的群众,“明年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如果仍有不少农民群众住在破旧、危险的房子里,算什么小康?要优先解决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保障最困难群众最基本的住房安全。”戴源督促村组干部,“现在中央有部署,省委有政策,群众有改善需求和一定承受能力,市、县也有相应的保障,要抓住这个大机遇赶快做。我们做一件事,不只是完成上级党委政府的任务,更要满足群众的意愿,不能只盯着已确定的736个点,只考虑试点的“十镇百村”。只要群众有意愿,就要坚定地去做。”

宋人吕本中在《官箴》中说:“处事者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急。”深入一线的戴源,对各级干部强调最多的,还是打赢硬仗的作风。“把我们自己逼到没有退路,群众工作的办法就想出来了。”

政府配餐,尚需群众点菜——民生工程要少“为民做主”,多“让民做主”

盐城农房改善进行时,市委书记戴源“把脉开方”!

盐城农房改善进行时,市委书记戴源“把脉开方”!

△图为建湖县冈西镇徐王村。

走新村,更看旧村。在尚未改造的老村,戴源看布局,问房龄,了解群众的想法。做过10年瓦工的徐王村书记徐维兵说,村里以前大部分人家房屋用的是石灰和空心砖,一住就是30年,墙用脚都能蹬破。多年来,虽然房子从草木变砖瓦,但整体上仍是“老旧小散乱”,三五户、十多户零散村庄较多,“空关房”“半空关房”很多,农业农村的形态几乎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