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岩“新生”(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17 11:10:04
浏览

  考古队员们兴奋异常,他们明白此间的分量——彼时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版图上,福建尚是空白。船帆洞的重大发现,很可能将是福建考古的首次突破。

  严凤英却异常谨慎。

  她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么重要的文物,如果保不下来,我难辞其咎。”她坚持,“一定要找来全国最权威的专家,拿出最有说服力的论证。”

  北上“借脑”!包括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内的多批权威专家被请至万寿岩,现场辨认,反复论证。

  为保险起见,陈子文挑选一批石器赶赴北京,登门拜访国内考古界泰斗贾兰坡先生。当时,已过鲐背之年的贾老一件件鉴别,郑重写下个人意见:“这个遗址很重要,必须保护!”

  在专家们的鼓励下,考古队员重返灵峰洞,发掘出70多件年代更为久远的人工石器——根据铀系法测定,大约距今18.5万年。

  万寿岩遗址的价值坐标,日渐清晰。

  灵峰洞内遗迹显示,古人类在洞穴内的活动年代距今18万至20万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它把人类在福建的活动历史大大提前,也弥补了福建省内多年来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船帆洞内的人工石铺地面,距今4万年,呈现出古人类为改善自身居住环境而进行的努力。

  “在一座山体上发现了多时期的旧石器文化洞穴遗址,国内罕有。”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把万寿岩遗址称为“跨越20万年的人类共同家园”。

  然而,矛盾依然尖锐。

  “三明缺铁少煤,‘三钢’在这里选址的最大优势就是石灰岩,要是停止开采,石灰岩矿哪里找?之前数千万投资的损失怎么办?”

  “可不可以只保留船帆洞和灵峰洞,允许在其他部分山体继续采矿?”

  考古队与“三钢”约定的期限已过,爆破采矿继续。炸药的巨大轰鸣声中,万寿岩依然命运未卜。

  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作出批示,明确提出整体保护万寿岩的4点意见,并强调:“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能为了谋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坏全社会和后代的利益。”

  批示一锤定音。

  “三钢”随即停采,在省政府协调下另选矿址。三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黎立璋坦言:“当时,一些同志确实有点想不通。另选矿址不但要增加运输成本,矿的品质也难以保证。可仔细领会批示精神,在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利益之间考量,我们坚决服从。”

  此后,万寿岩遗址获评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迅速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的张森水评价,万寿岩遗址能得到有效保护,“是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和生产之间矛盾的好例证”。

  保 护

  余生富参加了20年前的那场抢救性发掘,此后的工作轨迹便一直与万寿岩紧紧交织。他见证了万寿岩的“新生”。

  站在灵峰洞洞口眺望,余生富努力还原万寿岩刚被保下时的模样:采矿虽已停止,山脚下石灰岩破碎车间里作业仍在进行,粉尘弥漫。

  洞穴里的状况同样不乐观。多年采矿致使岩层开裂,一到雨季,船帆洞便成“水帘洞”,水患侵蚀下,人工石铺地面险象环生。

  保护该从哪儿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