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处理惩罚,长兴有了长效机制(人民眼·改进农村人居情况)(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5 07:23:18
浏览

  既大力宣传动员,破除村民“不愿分”的老观念,又着力督促引导,帮助村民“分准确”。长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秋景介绍,前些年,像全国不少农村地区一样,垃圾围村问题也曾困扰着长兴。2016年,长兴县下定决心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一开始便明确“方便群众”的原则,“从群众怎么分最容易、最方便出发进行有效引导”。

  推进之初,长兴县按照“会烂、不会烂”的“两分法”开展宣传,让村民便于理解接受。2018年2月,浙江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出台,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按照规范要求,长兴县去年从“两分法”逐步向“四分法”过渡。

  如今,王金山每天都会骑上电动车,把网格内的50多户人家转一遍,到村里的公共投放点看一看。“起初,大部分村民都会分错,现在,大家分得熟练又准确。”

  为了激励村民“分准确”,长兴推出了不少管用的“土办法”。

  “我把垃圾分得好好的,为什么给差评?”一通电话打到长兴县水口乡农家乐(民宿)行业协会会长张明祥的手机上,电话那头,一家农家乐的负责人周树桥连呼委屈。

  山清水秀,毗邻景区,水口乡顾渚村农家乐“扎堆”,来往游客多,每日产生的垃圾量大。如何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当地想出了“红黑榜”评比办法——每户农家乐垃圾分类做得好不好,每周检查评比,张榜公布结果。

  “一张塑料纸混进了易腐垃圾。”张明祥一打听,周树桥家垃圾分类确有瑕疵被发现。后经检查组综合考量,这家农家乐最近垃圾分类评比情况都不错,小瑕疵应属无心之过,把差评改了过来。周树桥方才松了口气,连声说“下次一定注意”。

  让周树桥很在乎的“红黑榜”,不仅关系到商家面子、游客口碑,也跟信贷额度等真金白银挂钩。前不久,一位农家乐业主急着找张明祥,说是连续两周垃圾分类没分对,问题被“曝光”,不光生意受到影响,银行还下调了他3万元信贷额度。

  按照村规民约,张明祥给他指了条路:一周内把附近10亩山林的白色垃圾清理干净,信贷额度就能恢复。对方照做,引以为戒,之后每次分类都格外上心。

  “红黑榜”奖惩并举,“积分兑换”则以奖为主。

  虹星桥镇港口村的垃圾收集员谢有志发现,过去村民总在房前屋后堆放瓶瓶罐罐、废弃纸板等,自从村里开设“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超市”,村民定期把家里的报纸、玻璃瓶、旧衣服等可回收物拿去超市兑换。

  报纸每斤0.8元,纸板每斤0.5元,塑料瓶每斤0.8元……超市墙上贴着兑换价目表,1元钱相当于1个积分,村民可以凭积分在超市挑选、兑换生活用品。谢有志介绍,超市也不是亏本赚吆喝,回收后的物品卖给第三方公司,所得收入用于购买下一批兑换品,部分盈余捐作扶贫基金。今年以来,港口村的积分兑换超市已为村民兑换价值7800多元的生活用品。

  从“随时随地丢”到“定时定点收”

  配齐村级保洁员、清运车,规范收运,生活垃圾长时间露天堆放等问题得到解决

  “等客人吃完,桌上的剩菜、餐巾纸,用一次性桌布一兜就丢出去了。垃圾要么直接往地里、水沟里倒,要么就埋在附近的毛竹荡里。”在水口乡顾渚村经营农家乐的张庆祥,比划着“兜”和“丢”的动作。

  他至今难忘,往年每到夏天,附近的竹林就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环境,更影响生意。“有什么办法呢,村里这么多农家乐,这么大的游客量,垃圾总得有地方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