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问题调查:数量正在减少,局部质量也在变差(2)
走进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一块玉米地,记者在黑土断面观测点分辨出黑土和深层黄土模糊的交界线。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黑土层自清代末年开垦以来,由于重用轻养,加上风蚀水蚀,每年要减少约3毫米。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再过几十年,恐怕就要消失殆尽了。
黑土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200年至400年,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然而,东北黑土退化问题严峻,耕层持续变薄,厚度不足20厘米的耕地约占一半,有的地方有机质含量较开垦之初大幅下降。
黑土退化是我国耕地质量“后天失调”问题的缩影。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说,长期以来,由于高强度利用,耕地基础地力呈下降态势,2018年化肥施用量是1978年的6.4倍,而粮食产量仅是2.2倍。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局部地区退化势头明显,东北黑土地退化、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等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气候、酸雨等综合因素,强酸化耕地增加70%以上,由于水盐运动失调,盐碱化耕地增加3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副所长周卫认为,从耕地类型来看,我国耕地可分为“七块地”,即东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盐碱地、设施农业用地及后备耕地。以北方旱地来说,由于高强度利用、耕地浅旋、地下水超采,造成华北平原耕地耕层变浅、水肥保蓄能力差。以南方水田来说,低产水稻土面积超过1亿亩,集约化种植使得“瘦、板、烂、酸、冷”等水稻土典型问题日益严重。以设施农业用地来说,由于长期覆盖栽培、农药肥料高投入,设施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调、土传病害加重等问题。
近年来的布局北移也是耕地问题的一大表现。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介绍,我国64%的耕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光热水较差、复种指数较低的北方耕地所占比例较10年前增长5个百分点。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5个省份耕地占全国耕地的40%。即使在相同耕地面积下,这种布局变化也会相应减少耕地产能。
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利对解决耕地问题至关重要。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0.37亿亩,节水灌溉面积达5.6亿亩。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日常管护不到位,灌溉设施得不到及时有效修复,常年“带病”运行。在一些中型灌区,渠系渗漏、坍塌、决口等现象普遍,直接制约耕地质量。
耕地保护难在哪
那么,耕地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症结又在何处?
纵观人类历史,因关系生存发展,耕地备受重视。工业革命后,尤其是现代城市发展后,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是全球的共性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这个矛盾不可避免。
一方面,土地投入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国家统计局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已超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多年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与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起到了特殊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基础设施超常供给能力形成的关键。但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城市扩张用地等需求十分强劲,建设用地供求矛盾突出,是导致耕地持续减少的重要原因”。郭永田说,城市周边的地相对平整,都是好地、成规模的地,当城市像摊大饼一样快速长大,正好和优质耕地高度重合,很多地慢慢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