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10.4万亿元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23 11:39:07
浏览

  2014年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具有里程碑意义。昨日上午,京津冀联合办组织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三地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引领,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数据显示,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扎实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

  十年来,通过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首都发展开启新征程。坚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疏为进、以舍谋得。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不断优化,8家市属高校和15家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向外布局,精准补建便民商业网点7700余个,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92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北京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首都发展实现深刻转型。

  同时,北京严格控制非首都功能增量。严格执行北京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不予受理与“四个中心”定位不符的登记业务达2.5万余件,高精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空间,北京在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

  雄安新区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

  作为首都新“两翼”中的一翼,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雄安新区绘就了“未来之城”新画卷。一座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1+4+26”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29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00多亿元,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京雄城际和雄安站建成投运。环起步区生态防洪堤初步具备200年一遇防洪能力,白洋淀进入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新建地下管廊141公里,城市大脑等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同生共长。央属标志性疏解项目压茬推进,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进展顺利,北京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央企在雄安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

  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北京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援建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40余所学校、5所医疗卫生机构与雄安新区对接合作。天津一批职业院校、医疗机构持续提供优质技能培训和医疗帮扶。

  副中心六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聚焦以副辅主、主副共兴,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确保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城市绿心公园开园迎客,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盛装亮相,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全面提速,城市副中心承载力和吸引力稳步增强。

  城市功能也显著提升。随着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建成投用,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收官。61家北京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实现落户。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建设。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数字经济等六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持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