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打着“退役军人”旗号实施犯罪案件庭审内外(4)
当庭出示的被告人供述显示,除了“声援”,借机扩大自身影响力,向政府索要钱财作为返程、息事宁人的条件,是这些非法聚集人员的普遍心理。
“很多人都是借着这个名义来捡‘炮壳’(便宜)的,因为之前的聚集事件中,都从当地政府领到了钱,多的2500元、少的1500元。他们认为,镇江经济发达,应该给的更多。”高建辉供述。
据了解,这两起案件不是个例。2018年以来,多地接连发生打着“退役军人”旗号非法聚集事件,并呈现出有组织、成规模、暴力化等特点,严重扰乱当地党政部门工作、正常社会秩序和百姓生产生活。此外,还出现了多起极少数人员以祭扫、纪念为名行免费旅游之实,拒付高速过路费、景区门票费等滋事扰序事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本色渐褪私欲膨胀 恃“功”自视“法外之人”
无论是在庭审现场,还是在供述和自书材料中,两起案件的被告人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
正如于有峰所言:“我不断深深地检讨自己、审视自己。到底怎么了,我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人?”
在镇江充当现场“指挥”的白俊国,1989年入伍,1992年退役,安置到河南巩义一家地毯厂工作,后来到邮电局工作。2001年,他因企业改制下岗后,一直打零工谋生。
2017年之前,白俊国都没有参加过非法上访。当年5月,他加入一些相关群体的微信群,并参加了一次非法上访,得到了5000元现金。
“当时思想起了很大变化,逐渐脱离最初的安置诉求,往金钱、利益上看得比较重。”白俊国供述。
此后,他开始打着“退役军人”旗号以访牟利、以访为业,自封“全国退役军人秘书”,串联各地人员非法聚集,以过生日、集体签名等名义召集“搞活动”,向各地政府施加压力,一两年内先后索要钱财共计43万多元。
“钱来得太容易了。只要想要钱了,就找个名义在微信群里号召大家聚集。”白俊国说,“有几个地方政府为了不让我搞聚集,一次给我5万元,给了3次。”
证据显示,从镇江被劝离后,白俊国觉得“不能白来”。不久后,他重返镇江,谎称丢了现金和手机,要挟政府工作人员给了他2万元“路费”。他还买了一台6500元的手机,胁迫政府工作人员为其付款。
同为镇江现场“指挥”的高建辉,2018年4月加入一些相关群体的微信群后,对照各种信息盲目攀比,心理逐渐失衡。
“突然觉得我可以肆意妄为,想找哪儿就找哪儿,因为我拿着退役军人的身份。”高建辉供述,他开始参加上访活动,在河南漯河非法聚集事件中充当“指挥”,并凭借这一“资历”在镇江接任现场“指挥”。他还将微信名改为镇江事件指挥,向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为何要屡屡挑头闹事?高建辉有着自己的目的,“如果你个人闹得比较厉害,很可能就优先给你解决。”
抱着类似想法的人还有更多。白俊国供述:“我去镇江声援就是奔着‘总指挥’去的,目的是提高我的知名度。”牛伟浩供述:“提高自己的威望以后,我就会一呼百应,全国老兵都会来支援我,我以后和政府谈判时说话更有分量。还有,我做电梯生意,认识更多人,接触地方领导,对今后的销售也有好处。”
公诉人指出,对于这些被告人,其实各地政府一直在努力关心照顾他们。有的被告人退役时,当地政府按照当时政策给他们安排了当时条件较好的工作,有的遇到生病住院、房屋损坏以及其他生活困难时,当地多次给予补助救济。很多非法聚集人员对国家给予自己的待遇是满意的,但仍然有一些人想和政府谈条件,希望政府能够突破政策界限,满足自己的不合理诉求。
“政府对我越好,我越觉得政府是欠我的,提出的要求就变本加厉。”参与漯河、镇江、平度等多起非法聚集事件的张小龙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