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事业创新之路:从“一堆一器”到“多堆多器”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4-25 06:19:37
浏览

  从“一堆一器”到“多堆多器”,核事业的底气缘自自主创新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我们现在是蛮有底气的。”中国核工业集团首席专家张天爵站在一块140吨重的磁铁旁,抚今追昔,颇为自信。这块磁铁是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主体部件,与这块已作为工业遗址的磁铁相对的,是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

  核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反应堆、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核科技水平集中体现在反应堆、加速器的先进程度。1958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简称“一堆一器”),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  

  如今,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已经停闭,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已经退役。原子能院已从“一堆一器”走向“多堆多器”,成为国内加速器与反应堆类型最多的综合性研发基地。我国核工业的发展,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边干边学、从头再来

  房山新镇,确如其名,是一个为新的使命而诞生的小镇。60多年前,我国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定,并从苏联引进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一批核科技开拓者来到北京西南郊区的一片荒滩和田野上,在这儿建起一座原子能科研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当时大家都很兴奋,苏联老大哥来帮忙,那肯定得拼命学和干啊,很多人吃住都在工地上,入迷了。”张天爵向记者介绍,仅仅两年多时间,就建成了“一堆一器”。

  1957年,在辽宁鞍山一家电厂做技术安全科负责人的苏兴普来到原子能院,开始了一项他此前从未听说过的工作——核辐射防护。“当时对核知识一无所知,边干边学。”如今87岁的苏兴普回忆。

  不久,25岁的张兴治也来到了原子能院。这位北京邮电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运行和维修工作。对加速器一窍不通的他,从头再来,从头学起。“我那时还是一个单身汉,没什么其他事,脑子里只有加速器和学习”,“开好加速器,提供稳定的束流,为核物理实验服务”。

  更多的“苏兴普”和“张兴治”来到了这里,所有人都很认真刻苦,“有时候下班很晚了出门,回头一看,各个大楼房间都是灯火通明,大家都在熬夜学习”。

  正是因为这种热忱和付出,当苏联专家撤走后,国内专家也有了一定底气,自己承担继续运行和维修加速器、反应堆的工作,为钱三强、王淦昌、于敏等科学家开展核裂变测量、核数据测量、核反应研究等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无缝过渡,不会因为苏联专家撤了就不行了。”张天爵说。

  他们不仅摆脱了对别人的依赖,而且还做了大量技术改进,提升了“一堆一器”的性能和安全性,扩大了其用途。20世纪70年代,重水反应堆出现老化现象,被迫降低功率运行,寿期将至。在缺少经验借鉴的条件下,原子能院自主进行了大量改造,其中关键一环就是“换心”——更换堆芯。1980年,改造后的旧堆不仅“返老还童”,而且性能变得更强。

  原子能院党委书记万钢认为,尽管“一堆一器”是从苏联引进,“但是这个引进不是简单的引进,我们还进行了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形成了自己的能力”。

  1987年和2007年,回旋加速器和重水反应堆先后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休。它们为我国“两弹一艇”的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推动了我国同位素生产和应用、核电等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奠定了原子能院发展的基础,也奠定了我国核事业的基础。

  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