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老师”是怎样一种存在(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1 14:05:46
浏览

当时,我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是清一色的学部委员(院士),他们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来讲,博士论文答辩需要30~45分钟来作报告,我则用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我做了很多漫画来解释反应机理和过程。比如现在大家熟悉的自组装(self-assembly),当时没有这个概念,我就用了一个瓶中船(ship in a bottle)的模型来解释。

最后,先生为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作了一个非常富有前瞻性的总结。他说:“尽管目前黄维的这个研究效率并不高,但至少他证明了路径的可能性。所以,这值得我们在这个领域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争取有重大突破。”

整个过程中,我觉得,先生展现出了一种淡定、从容、睿智的大师风范,对我的肯定,也让我深受鼓舞。

有情怀的大先生

大师之“大”,不仅在于学识之渊博,还在于情怀之远大。我记得有一次先生约我,说“你明天上午9点半到我这儿来”,我9点半前就去了。他和我促膝长谈,一直谈到12点半。三个小时谈了很多,关于家国情怀、关于学术担当,关于社会责任、关于奉献精神,等等。之前他强调把我们培养成学科带头人,但他觉得这还不够,因为要成就大的科技事业、带领大的科技团队、打造大的科研平台,一定要有很强的领导能力。所以,要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实际上,我觉得这与现在提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一脉相承的。

先生身上最让我钦佩的一点,是他真地淡泊名利。譬如,我们一直动员他申报何梁何利基金成就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但他一直婉言谢绝。实际上,他一直都在思考非常深刻的科学问题,一心只想把自己的科学研究与整个国家、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

比如,上世纪50年代,他开创了中国的物质结构研究,开创了中国的结晶化学领域,这对物理化学、材料等都有深远影响;他还在国内率先发起对分子工程学领域的研究,做了国家攀登计划的第一批项目,当时全国只有11项,北京大学化学系在此之后改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就是源于他的前瞻思考;他还以“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化学问题研究”为题申请攀登计划项目,这个课题最后成为“八五计划”重点基础项目。

后来我一毕业,先生就给我开了一个书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两本生物化学著作。因为他认为生命科学是人类的终极科学,人类发展科学技术是造福人类自身,希望我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

我离开北大之后,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能够较短时间内切换科研频道。我的学科跨度,从化学到物理、材料、电子、信息甚至生命科学。之所以能有这么宽,跟先生的影响、熏陶、指导密不可分。因此,我要特别感谢唐有褀先生,他不仅在科学追求上给我莫大的栽培和信任,在人生道路上也时常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我确定了广博求知的人生基调、坚定不移的科学信仰、志存高远的使命担当。

先生今年虚岁100,借教师节之机,我也祝他健康长寿,继续为共和国的科技事业、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人生榜样常溪萍

讲述人:杨德广(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

每个人在求学生涯中都会遇到无数教师,总有一些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的常溪萍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极大影响。他是我人生的榜样。

我于1960年9月至1979年5月在华东师大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