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老师”是怎样一种存在(3)
1965年毕业后,我留校工作,但一年后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几经辗转流离,直到1977年才重新回到华东师大,1979年调到上海市高教局,后又调到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工作。
转眼之间,我已到古稀之年,那些青春记忆中,令我印象最深、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是常溪萍和他的精神。
那时,学校里的每个人见到常溪萍都会亲切地称一声“常校长”,那种尊敬和钦佩是打心底里生出来的,因为他为师大发展的无私奉献大家都看在眼里。
犹记得“文革”初期,政治流氓聂元梓串到上海,扬言要“打倒常溪萍”时,遭到华东师大绝大多数师生员工强烈抵制。可以说,一部华东师大的“文革”史,就是以激烈的“打常”和“保常”开场的,而保常派的力量远远超过造反派。但是,由于受当时的错误路线影响,尽管保常派势力很强大,也未能挽回常溪萍最终被迫害致死的悲惨结局。
在华东师大5年的学习期间,虽然我很少接触到常溪萍,也没有直接交往过,但50多年来,常溪萍精神一直在影响我、激励我。我也一直以常溪萍为学习的榜样、人生的楷模。
1960年8月,当我第一次步入华东师大时,首先被美丽的校园深深地吸引住。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干净整洁,而这正是常校长苦心经营的结果。
为了搞好绿化,常溪萍在学校里专门设立了绿化科,校园内每一块地方都划了卫生包干区,由各单位包干。而他更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自己也包干了一个垃圾箱,早晚各打扫一次;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教师所需,他每天上午会到教室和学生一起听课,或到系里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午饭时到学生食堂吃饭,听取学生意见。下午是他开会、阅读文件、处理公务的时间。4点半后,他就到操场与学生、教师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打篮球。晚饭后,他会出现在学生宿舍、图书馆或实验室。5年里,我多次在学生宿舍和图书馆看到常校长的身影。周末他经常去教师职工家里串门、谈心。每周日,他都要召开不同类型、不同对象的座谈会,借以联系群众,了解学校情况,听取批评和建议……
诸如此类的事迹还有很多,无一不体现着他对工作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对自己勤俭廉洁自律自强的精神。而我自1965年从华东师大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50多年,也一直仿效常校长那样做事做人,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做出自己的贡献:建设绿色校园、解决教师住房困难……每当看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我都会深深感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用讲台作“桥梁”
讲述人:胡萱(苏州大学辅导员)
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曾写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还有一种职业,他用讲台来沟通侠文化与当代青年的价值观。我的导师汤哲声从事的就是这种职业。他师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范伯群,是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为了搞好学术,汤老师呕心沥血。他曾经跟我们分享过一件往事。上世纪90年代,他几乎跑遍了全中国著名的图书馆,每年都到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查阅资料。由于经济紧张,他选择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家属楼的地下室。那里的住宿条件极其简陋,空气沉闷污浊,每次他都带着一身红疹子回苏州。这些汗水积累的第一手资料,有十多个笔记本之多,内在知识都化为了今日的课堂知识。
汤老师曾跟我们说,他特别喜欢教学、享受上课的过程。我们也都能感受他上课的激情和对课堂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