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老师”是怎样一种存在(6)
做旅游规划,前期调研、实地考察是必不可少的。我读硕士时,李老师已年近六十,但不论去哪里调研,他总是与我们一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次调研,年纪最大的他总是走在最前面,我们这些学生要跟着他的脚步不停追赶。有一次,我们坐船去大连长山群岛调研,李老师因为心中想着调研项目,便在船尚未靠岸时试图一个箭步跨上岸去,谁知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手脚皆有青肿,但他毫不在乎,没有一丝停留就跟我们一起开始考察。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这是他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要知道,旅游规划必须要与当地政府、景区等多方面协调,工作琐碎。但李老师从不会不耐烦,即使项目受阻,也要想办法让它有个圆满的结果。这一点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老师的细心还体现在批改论文时,他总会耐心地指出学生标点符号、错别字、格式等错误。而且,他要求论文发表前由他审核,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他也一直强调,论文的作者就要按照论文工作贡献体现。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护是无私的,我申请读博士时,他鼓励我尽量申请更好的学校,这让我很欣慰。尽管未能如愿报考其他学校,但在跟着李老师读博期间,我随他参加了许多旅游项目、学术会议。我的博士论文也是在那些经历中有了雏形。因为这项研究,工作后我还出了专著。在书中,李老师为我作序,他写道:
“江海旭博士是个有朝气、踏实、热情、勤奋的年轻人。在读博期间,上山、下海做课题,搞科研;勤奋、好学,惜时如金著文章……如今在近而立之年又著书立说,着实是令为师高兴之事……”
这几句话令我颇为感动。如果不是李老师,不会成就现在的我。如今已为人师的我,也会以李老师为榜样,在科研与育人工作中做出成绩。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温才妃 王之康 韩天琪 袁一雪 见习记者 许悦采访整理)
蒋志海制版
《中国科学报》 (2019-09-1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