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企孙:教育感最强的科学家
叶企孙:教育感最强的科学家
■本报记者 温才妃
人物简介
叶企孙(1898—1977),名鸿眷,字企孙,上海人。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0年6月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对普朗克常数作了精确测定,在国际物理界沿用10余年之久;研究液压对磁体磁导率的影响,并在12000kg/cm2压强下测量了铁、镍、钴和两种钢的磁导率,理论分析与实验定性相符合。
他先后创办了清华物理系、清华大学理学院、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等,是建筑声学、磁学、中国科技史等领域的奠基者或开拓人。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一半以上是其门生或门生的学生,被称为“大师的大师”,对开拓、促进中国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培育科学技术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26年秋,初创的清华物理系略显冷清。整个系只有两位教授,一位是梅贻琦,另一位是叶企孙。梅贻琦忙于行政事务,教学上则几乎由年仅28岁的叶企孙一力托起。
窗外是秋风肃杀的北京,风吹得玻璃窗“嘎吱嘎吱”作响,挺过这一季的清冷,来年地里的种子就要在春意中萌生。寒来暑往,在叶企孙等人的精心浇灌下,清华物理系这颗种子在短短10年间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教学、科研在国内名列前茅,发展之迅速令人叹服。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叶企孙”。后世人眼中,他有“三最”——他是教育感最强的科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绩效最高;他的学生对中国社会的科技、文明发展贡献最大。
科学救国,信念和使命
己之体气,最合宜于何种科学?
己之志意,最倾向于何种科学?
己之能力,最优长于何种科学?
学何种科学对救国最有利,曾是少年时期叶企孙的一个“小纠结”。他曾列了一张学科分类表进行分析,最终选定了实验物理学。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学习前沿科学意味着归国即失业,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科学救国,是他很早就埋在心底的信念。
1898年,叶企孙出生于上海的书香世家。9岁在父亲主持的上海敬业学堂读书,12岁成为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他很早便接触到西方科学文化及应用,“既重格致,又重修身,以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才能治国平天下”这一信念早早在他心里扎根。
1918年,叶企孙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在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留学期间,他留下“3年攀登两座高峰”的美谈:测定了当时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从此科学的史书上留下了“普朗克常数的叶值”;所研究的流态静压力对铁、钴和镍的磁导率的影响,系上世纪20年代高压磁学的一项开创性贡献。
获得哈佛博士学位后,叶企孙毅然踏上回国的轮船。而当时的中国,教育基础薄弱,诸多学科一片空白。他不再单纯地把研究局限于某个小领域,而是肩负起更多的开垦、播种科研空白的使命。
——1926年,他和梅贻琦共同创建了清华物理系,他担任系主任;3年后创建清华理学院,他出任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