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治疗是“稻草”还是“神药”?专家:谨慎乐观,尊重科学(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14 21:08:39
浏览

另外,缺乏康复期血浆和正常人血浆的对照实验。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后期出现各种生理和免疫功能紊乱以及营养衰竭现象,即使输入正常人的血浆,也可能起到缓解作用。

还需要提醒大家,刚刚出院的人、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捐献血浆要量力而行。

尤其是一些感染比较严重的人,细胞因子风暴可能还没过去,免疫没有完全恢复,不适应捐献。

《中国科学报》:一般来说,完成基础研究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在疫情严重的特殊时期,是否应该鼓励进行各种尝试?

黄波:应该鼓励各种尝试,但是不管是药物、疫苗还是血浆,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不能太粗放。

关于做药、疫苗、抗体需要多长时间,这在科学界是有基本常识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超越科学规律,除非使用了非经典的、打破常规的方法,否则只能遵循基本科学规律。

尤其是我们对于抗体复杂性的认识还需要加深,接种疫苗、产生抗体很容易,但是要产生这种保护性中和抗体却很不容易,这给疫苗研发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应持谨慎的态度,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

匿名专家:尝试确实是好的,我也很期待。但是这次整体看起来确实不够慎重,有点病急乱投医。无论是药还是疫苗,我个人认为短时间之内难有显著进展。

冠状病毒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商品化的冠状病毒疫苗上市,必须客观看待这一问题。

当然,新冠病毒也可能发展成跟人类长期共存的普通病毒,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完全消灭它,只能控制。

如果做这种打算,现在应该有一个过渡计划,从高压状态慢慢过渡到普通防治,降低威胁。这也需要进行药物、疫苗等方面的准备。

【相关阅读】血浆治疗大热,还需要了解这些背景知识

相关专题:聚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