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五唯”之后 研究生评价当如何(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18 00:09:14
浏览

有的博士生为进不去数据库、无法回校做实验着急,邹建平建议,博士生调整一下思路,“原先是先做好实验再整理文章,眼下可以先做部分整理,待返校后再开展实验”,力争把对后续论文写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发表论文与毕业脱钩是否成“统一动作”

以“论文”为圆心,画一个圆,圈住的是数以万计的中国高校师生。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评价体系以来,国内学界主流观点认为,SCI是客观量化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这一观念影响深远。

从破“五唯”到破除“SCI至上”,现行的评价机制就像一辆急行的大卡车突然刹车,刹而不停,惯性犹在。高校层面的“指挥棒”尚未变,导师也不敢轻易放松对研究生的论文要求。

实际上,自去年清华公布学位审议“不数论文”以来,一些国内高校也开始研究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毕业脱钩的实施办法,社会学科教师李华所在的北京某高校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商量了一轮又一轮,学校的底线是‘论文发表必须与博士学位脱钩’。然而,教师觉得实在难以操作,因为学术论文的发表相对公平地反映了博士生真实的学术水平。”李华说,尽管平日里教授们对追逐SCI、CSSCI的乱象痛恨得“牙痒痒”,但是一时间也找不出更合适的替代品。双方僵持不下,以至于至今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一些偏软的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等硬学科有明确的学术标准,评审中产生的学术分歧更多。”李华也曾作为评委参加博士生答辩,眼见着同一篇博士论文,有的评委认为“非常好”,有的评委却说“不值一文”。

在李华看来,专利、决策报告容易暗箱操作,只有通过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才能在过程中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因此,他给门下博士生立下了规矩,“报考我的博士生,学习期间必须发CSSCI论文或SSCI论文”。

完全取消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这一指标,是否应成为高校的“统一动作”?邹建平认为,“顶尖大学有不少从零开始做起的研究性工作,对研究生论文数量的要求,会压制他们做一流工作的勇气、创造性。而对于非顶尖大学而言,尤其是对主动性、创造性较弱的研究生而言,论文还是保障质量最实在的硬杠杠。”

为“创新成果”剔除水分

不数论文,清华将“创新成果”作为学位审议的主要依据,但创新成果究竟是什么,尚未公布细则。

“创新成果”难定义,但教师们对于什么不是创新成果却是“心中有数”。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喻海良告诉《中国科学报》,研究生们有一个通病——紧着好做、容易发论文的工作先做,而一些不容易、重要的工作却不做。“假如研究生坚持下去、进行系统性研究,最后可能出一篇很有创新性的大文章。但学生的出发点往往是先把论文发出来,因为论文数量、发表时间与毕业挂钩,谁都不想延期毕业。”

他希望,今后的学生评价,不能将这类图快的短文章纳入其中,“除了代表性的短文章,更要重点突出研究性长文章”。

综述也是追求数量之下的重灾区。综述仅看文献、无需做实验就可以完成,写不出论文的研究生,通常爱用综述充数。而且,综述容易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

“并不是说硕士生、博士生不能写综述,而是不允许只发3篇缺乏创新性的综述,且被SCI检索,就让他毕业。”在喻海良看来,所谓的创新成果,并不特指某个载体,其重点应落在“创新”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