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权下放20年,本科专业需要更多“原生林”(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15 18:12:02
浏览

然而,现实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很多行业正在发生巨变。“当很多知识产生时,我们发现原有的体系是不能囊括的。”杨颉说,比如作为新技术业态的代表,人工智能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高校此前并不能将其作为单独的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原因就在于原有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人工智能”专业。

事实上,直到此次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人工智能”才作为独立的专业被纳入其中。随即,国内约180所高校在第一时间新增了该专业,足见此前高校对于设置“人工智能”专业的急切。

反观国外,美国高校最早进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在上世纪60年代。是时,人工智能的概念刚刚兴起。“国外高校觉得可以设置,便开始行动了,而我们要等到相关部门觉得需要设置时才能设置。”杨颉说。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内外对于“专业”的理解存在差异。

此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曾撰文,对“专业”的内涵进行探讨。在他看来,“专业”的概念在我国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来源于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以及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仪器设备等。

“高校本科教学一般按专业划分和组织,学生入学后就进入某专业学习。专业合并或调整时,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也都要合并调整,此项工作常由于牵涉各方利益而难以推进。”卢晓东说。

然而,在国外高校,“专业”的概念却并非如此。

“在英语中,‘Major’一词可直译为‘专业’,也可译为‘主修’。它仅指一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织。”卢晓东说,这其实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一个培训计划或课程体系。学生修完该系列的课程,就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技能,也就成为这一“Major”的毕业生。

正因为“专业”在西方高校仅仅是“一组课程”,于是便有了极强的灵活性。高校不但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灵活设立专业,甚至普通学生都可以设立专业。

卢晓东介绍,在美国的一些高校,这种“个人专业”的课程组合方式由学生提出,教师审批并提供专门指导。如果学生从现有专业中找不到完全符合自身兴趣的专业,便可以从课程中选择,形成特定的课程计划,经审核后开始学习,完成计划后,便可被授予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

“简单地说,国内的专业设置是自上而下的,先有专业,再在规定的框架下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而国外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则是自下而上的,先有课程,再通过课程组合形成专业。”杨颉说,打个生态学的比方,国内的专业像是一片人工林,种植之前便已经有了计划,树林整整齐齐,但缺乏活力,更缺乏发展空间;国外的专业则像是一片原生林,看似混乱,杂草、灌木丛生,却在混乱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专业评估”不健全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高校专业看似“野蛮生长”,却没有出现大量劣质专业。饶燕婷表示,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拥有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除此之外,也包括政府对宏观管理的加强。

依然以美国为例,据饶燕婷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各州便开始出现州级层面的专业评估,到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州都制定了州级层面的专业评估政策。这些专业评估对州政府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