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万余字长文:疫情之下的是与非(10)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16 16:45:38
浏览

我个人非常尊重石正丽。她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不盲从、不跟风、不哗众取宠,坚持十几年潜心坐冷板凳研究冠状病毒溯源,研究被人关注甚少的蝙蝠病毒,能够长期坚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钻蝙蝠洞、进行野外考察,而且能够持续产出重要科研成果。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比我更有影响力的人来评价更可信。

原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万余字长文:疫情之下的是与非

石正丽

7. 如何看待武汉病毒所筛选出的各种药物?

根据武汉病毒所官网显示的信息,该所在 2019年12月30日收集了来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COVID-19病毒样本;2020年1月2日确定了COVID-19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于1月5日成功分离到了病毒毒株;1月9日将病毒毒株纳入国家病毒资源库(武汉病毒所管理)并进行了标准化保藏;1月11日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COVID-19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

从上述时间点中可以看到,武汉病毒所在疫情早期(注意,是疫情早起而不是疫情开始之前)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根据武汉病毒所副所长关武祥日前接受采访所介绍的,武汉病毒所紧急凝练了12个研究方向,其中就包括17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药物筛选团队。

这支队伍在“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上市药物、临床药物和候选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发现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等在体外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新冠病毒的感染,正在进行其他药物的筛选与评价”。

其中部分结果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公布或通过专业科技期刊发布。媒体公布药物筛选和科研进展等信息主要集中在疫情早期,但是因为部分信息引起了一些舆论反向,中后期的结果主要是通过科技期刊发表。

按照我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武汉病毒所应该还会有大量的研究结果和进展通过其他的内部途径上报上级专家组或者上级卫生、科研部门,但这些情况因为没有公开发布的信息,我们无法了解具体情况。

现在就我个人理解来谈谈药物筛选。首先说明,我个人并没有太多药物筛选的经验,只是曾经参与过某个项目的一部分工作,所以可能会有细节方面的错误,但总体流程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

在武汉病毒所分离到新冠病毒之后,应该会立刻开始建立感染细胞模型。建立细胞模型应该会利用几种病毒学实验室常用的一些细胞系,利用病毒感染,以模拟体内感染情况。

之后,科研人员利用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开始采取了广撒网式的筛选方式(这也是常规的筛药手段),大量筛选已经临床批准或者尚未批准的药物或者药物库(据我所知,武汉病毒所有多个药品库)。

如果某个药物在这个细胞感染模型上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那么就有可能(注意,只是有可能,并不能100%确定)在体内也有抗病毒效果。

武汉病毒所的多个实验室都在针对不同病毒(如HIV、流感、肝炎病毒等)进行药物筛选,所以拥有多种不同的小分子药物或化合物药物库(一般指原药,而不是成药)。

这些药物库有一些已经批准的药物,也有尚未批准的化合物和小分子。科研人员的工作就是利用高通量细胞筛选平台,从大量的药物库中得到高效低毒的少数几种有效药物。

在1月28日宣布鉴定出了3种可在细胞水平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包括这次大出风头的瑞德西韦(代号GS-5734)和另外两种药物氯喹(Chloroquine, Sigma-C6628)和利托那韦(Ritonavir)之后,又陆续鉴定了其他一些在体外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并在专业科学期刊中发表研究结果(相信在发表文章之前已经向上级汇报了相关结果)。

现在关于氯喹、瑞德西韦、莲花清瘟胶囊等药物的实际疗效都还有争议,这也是科学和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