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获积极进展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22 09:02:07
浏览

一视同仁满足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相关工作正在快速推进,并已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月20日,全国29个省份214个城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已有57个城市162个项目获得银行融资共294.3亿元,较春节假期前增加113亿元。

形成“政银企”合力

长期以来,房地产融资模式主要为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二者直接对接。该模式的优点是直接高效,缺点是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由于难以获取部分关键信息,有时无法判断房企的信用风险状况,融资难以进入。据记者调研,目前各家银行普遍拿不到企业的水、电、发票等高频数据,信用信息共享仍存难题。

破解难题需要统筹协调、信息共享、多方沟通,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作用也正在于此。202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该机制由城市政府分管住房城乡建设的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属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等为成员单位,通过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各方定期会商,一起协调融资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房企、金融机构实现精准有效对接。

协调机制如何运作?可概括为4个要点:以城市为单元,以项目为载体,向金融机构提供可给予融资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实行贷款资金封闭管理。

“在城市政府牵头的协调机制下,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金融机构推送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说,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评估协调机制推送的支持对象。“对于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银行要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肖远企说,对于开发建设暂遇困难,但资金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

“协调机制有助于凝聚各方合力,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务实回应市场诉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一是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二是增强了金融机构的信心;三是压实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体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协调机制将房企集团风险与单一项目风险区分开来。温彬表示,协调机制提出的是项目名单,而非企业名单,由此可将房地产企业风险与项目风险区分开来。中国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有利于回归项目融资本源,有利于银行防控风险,更有利于精准支持项目建设,防范在建项目停工、逾期交付,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提振市场信心。

项目贷款加速落地

当前,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在加速落地见效。今年1月、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先后两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相关工作。“银行要尽快行动起来,在城市政府的牵头协调下,与住建部门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准地支持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肖远企说。

2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落实相关工作。会议要求,各监管局要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住建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协调机制各项工作,及时掌握辖区内各城市协调机制的运行情况。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要主动对接协调机制,及时评审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加快授信审批,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