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激荡、加速 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纪实(4)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4-19 09:34:03
浏览

为夯实国内人才基础,卓越中心组织了青年骨干评审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青年优秀人才”评选,入选的青年拔尖人才可获得持续5年的“卓越津贴”;而入选的青年优秀人才也可以获得补贴,且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及补贴费用全部由中心承担。

“粒子物理专业的‘小同行’更了解本专业,评出来的人才也为其他评选、晋升等提供了依据。”高原宁说。

2013年归国的“百人计划”入选者陈明水,又幸运地成为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资助对象。连续5年的资金支持,让他松了一大口气。

以前,光是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科研人员考核,就让陈明水倍感头疼。粒子物理研究往往花费数年时间,发论文上千人署名,考核时很难确定其中某个研究人员的贡献和能力。研究人员不得不花心思在项目之外,从事一些小课题、小项目研究,发符合国内考核“要求”的论文。而现在,他终于可以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更核心、更前沿的研究上了。

2017年,陈明水获得紧凑缪子线圈实验(CMS)国际合作组青年研究员奖,这是该合作组的一个重要奖项,颁发给对合作组有长期卓越贡献的人,每年仅授予3~5人。

当然,卓越中心的政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十全十美。在具体实践中,他们也在不断调整思路、摸索前行。

为把支持落到有需要的人手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名额会随着研究人员获得正高职称而重新流回“评选池”中。2016年,高能所温良剑评上正高级职称后,就把此前获得的此项名额归还给中心。“应该把名额给更需要的同事。”温良剑说。

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以实际贡献论英雄的举措得到了科研人员的一致好评,在保障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激发了各平台团队创新和院外单位加入的积极性,复旦大学黄焕中团队的加入就是一个例证。

截至目前,青年骨干评选已经举办了5届,支持人数达到154名。其中青年拔尖人才30名、青年优秀人才124名,而且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为中国粒子物理发展吸引和培养了一批人才。

不仅如此,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每年七八月间会开展暑期学校活动,每期选一个重点题目,邀请国内外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加授课与学术交流,促进人才成长。

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华工作,是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的另一个努力方向。

怎么留住去国外的博士后,怎么吸引外籍博士后,怎么让优秀博士选择在高水平的地方做博士后而不是选择一个平庸但稳定的职位……王贻芳等专家多次探讨后认为,关键还是要提高待遇,拉开差距。

在粒子物理前沿卓越中心建设和教育部“基本粒子与相互作用协同创新中心”筹建过程中,两个中心联合设立“赵忠尧研究奖金”,用于招收国际一流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获资助的博士后除在其工作单位得到工资收入外,个人每年可获得8万元人民币奖金收入。该奖金每年入选人数约为申请人数的一半,2015—2018年已有90人获得奖励,其中外籍博士后占25.5%。此举吸引了国外博士后,留下了国内的优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