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青春献给塞罕坝 他是百万亩林海的守护者(2)
“他们那个年代都是一心工作,没有别的。”张向忠说,虽然条件艰苦,但老一辈对工作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建场初期,即便场长、书记到基层检查,也得排队打饭,加塞都不行。
张向忠和同事在工作。袁秀月 摄
第二代务林人的担子也不轻
上世纪80年代初,林场在大规模造林结束后,转入营林阶段。所谓营林,即“森林经营”,包括提高森林质量、发展生态多样性、预防火灾和病虫害等。
很快,年轻的张向忠就投入其中。虽然过了最艰苦的创业时期,但第二代务林人的担子也不轻。因为没有森林经营就没有林木的生长,靠自然竞争,林木的生长会很缓慢。更重要的是,造林一时,管护却是一世。
张向忠常年驻扎在最基层林区,和同事穿梭在林木间,反复探索研究,攻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解决了罗盘仪导线测量对中误差问题,解决了采伐标准地与林分平均胸径存在差异影响作业设计精度问题……
近些年来,塞罕坝造林进入“啃骨头”阶段——在土壤贫瘠的石质山地和荒丘沙地造林。很多地方坡度陡,机械无法作业,只能由人把苗木运上山,一个人每次只能抱一棵或两棵上山,造林成本相当高。
张向忠带技术员反复实践,创造了不整地等行距不等株距造林方法,解决了石质山区造林绿化成活率低的难题,使其达到90%以上。
塞罕坝曾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袁秀月 摄
每年门诊药费上万元
二次创业,难题仍不少。塞罕坝机械林场面积有140万亩,山路遥远,现在能开车,以前只能靠腿。上一次山不容易,早上去,晚上才能回。所以通常情况下,张向忠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早上撑得不行,晚上饿得不行,中午拿干粮垫一口。
塞罕坝气候也多变,夏天山上蚊子比较多,冬天气温比较低。突然遇到大暴雨,连个躲雨的地方也没有,从头到脚全被淋湿。不过,最难的是遇上飞机防虫作业时期,每天三点钟起床准备作业,到七点钟结束。每一次作业持续半个月的时间,到最后,生物钟都错乱了,晚上怎么都睡不着觉。
就这样积年累月,很多人都留下了病根子,慢性关节炎、胃病、糖尿病、脑供血不足等等。张向忠说,他每年的门诊药费都要上万元。
这么苦,怎么坚持35年?还是因为成就感。“跟人一说,这块林子是我造的,这块林子是经过我抚育长这么好的,这也是一种成就感。”张向忠说,而且在他看来,塞罕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天天都是绿色,空气质量好。
如今的塞罕坝,绿色已经延伸到每个角落,森林覆盖率超过80%。它用林海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而不知不觉地,林场迎来了第三代务林人,张向忠也已经56岁了。
“北方的树,一百年都长不了多大。跟树相比,人的生命太短暂,所以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付出。”张向忠说,这就是塞罕坝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