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政策推进有序,红利释放可期(2)
杨伟国:每年大家都会感到“就业难”,究其原因,既有对就业形势的感性认识,也有对每年都在增长的应届毕业生数量的高度敏感性,还有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从佰职招聘大数据2017年—2018年的数据来看,每年发布的用人需求量都大大超出当年毕业生数量。因此,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的,也就是供需双方在地理上、期望上以及任职能力要求上不匹配。今年一些新的要素会加重结构性矛盾,甚至会改变供需数量的对比。第一个要素是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这不仅会降低劳动力需求,而且会导致新岗位的出现,进一步引发就业能力错位。第二个要素是灵活用工,主要表现为将岗位职责分解成更细化的工作任务,然后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外包,或在线交付,或集约化处理,这将导致劳动力需求数量下降。
要积极稳妥地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一方面,要改变对新就业形态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形态工作者的权益保护。同时,多措并举提升就业能力仍然是最关键的政策选择。
解廷民:从今年毕业生求职季来看,形势有了一些新变化:
求职难与招聘难并存,就业结构性矛盾更趋明显。毕业生就业群体庞大,求职难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仍是客观存在,而对于部分“双一流”高校、热门专业毕业生来说,则是“供不应求”。本科毕业生求职意愿明显下降,“慢就业”、考研的选择明显增加。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而从近年来就业市场用人需求看,相当部分用人单位纷纷抬高招聘门槛,继“985”“211”之后,“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学历等硬性条件成为新的求职门槛,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毕业生的考研深造意愿。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现象仍然显性或隐性存在,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任重道远。
当然,毕业生就业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国家实施新的发展战略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如乡村振兴战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都是就业的新机遇。中央与地方政府新的人才政策红利有利于毕业生合理流动。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新政,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也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促进毕业生合理流动。
目前,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言,都需要恰当定位、合理预期。针对结构性就业矛盾,既需要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引导工作,也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精准帮扶。
岳昌君:国际劳工组织在《世界就业与社会展望:工作变化的特点》报告中指出,传统工作模式正发生改变,全球只有1/4的人从事传统模式工作(全日制、有单位)。根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计算,“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灵活就业”在毕业去向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占比合计为25.4%。既然非正规就业成为全球就业的新常态,政府就应该在社会保险计划和保护立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让各种就业形态的人员都能安心工作。
此外,我国就业人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许多企业每周只休息一天,工作日还常常加班。这说明我国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增加工时比增加雇佣量更有效率。为此,政府应该适当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等非工资性的准固定成本,上调加班补贴标准、限制加班时间长度,从而引导雇主愿意雇佣更多的人员,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政策 带来新机遇,释放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