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精准扶贫经验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6-13 15:54:23
浏览

  借鉴精准扶贫经验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以精准扶贫为中心的扶贫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已成为现阶段的重大课题。其重点之一在于总结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经验并在乡村振兴中继承发展。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决担负起脱贫攻坚的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并建立了“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精准扶贫制度。同样,推进乡村振兴也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村庄富不富,主要靠干部。农村有3500万名党员,超过全国党员总数的1/3。带头人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农村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不落实、保障不力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此,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2019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领导作用,要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对于乡镇党委,要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对于村级党支部,要注意吸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到农村任职,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同时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向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精准做法。精准做法贯穿了精准扶贫的全过程,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经验,其中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等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扶贫思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党政一把手同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制度。我国的扶贫工作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贵在精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精准做法。一是分类要精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我国的乡村分为四类——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并指出了这四类村庄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中,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被界定为集聚提升类村庄,这类村庄占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二是发展思路要精准——规划先行。只有有了明确的规划,才能找准工作重点,才能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正式发布,提出多项乡村振兴的重大行动、重大计划、重大项目。同时,各部委、各地方有关乡村振兴的文件也陆续出台。例如,教育部出台规划部署人才振兴以及教育如何为乡村振兴服务,浙江等省发布了省级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此外,县级层面的试点规划也在逐步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能走一步看一步、盲目发展。三是振兴方式要精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振兴。同精准扶贫中要考虑乡村异质性一样,乡村振兴更应该考虑村庄的异质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决定了目前我国现存的村庄在禀赋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不能笼统地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杜绝“形象工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