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久生事迹 弘扬大别山精神】农民工的好榜样——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上篇)(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31 17:24:05
浏览

这个讲台,是中国当代政经学界精英竞相活跃的舞台,曾接纳过艺术界的大师、经济界的泰斗及多国政要。而这一次,是再平凡不过的农民工,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建院以来招收的第一个农民工学生。

台上,面对顶尖学府的千余众精英,黄久生用他那双握过镰刀、搬过砖块、掰过钢筋,也抚慰过孤寡老人、触摸过人民大会堂里神圣表决器的长满老茧的手,甩开讲稿,用大白话,讲苦难的经历、纯朴的乡亲、报恩的行动、持续的善举……

台下,掌声雷动,泪水纵横。

百年燕园仅10分钟就接纳了他。

2017年9月2日,毕业一年后,黄久生再次登上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他坚定地说:“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对社会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身家再多、财富再多,也不算成功。”

诚如斯言,对社会的担当、对家国的情怀,是黄久生融入骨子里的秉性。尤其是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和十九大代表后,让黄久生深感“光荣自豪的同时,压力很大”,“作为一名农民工党员是渺小的,但当选为党代表,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为把基层农民工的声音带到大会上,黄久生时常行走在钢筋水泥密布的建筑工地,与工友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期盼和所需所求。农民工子女就学、技术培训、讨薪维权等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最初,黄久生只是帮老家的工友讨工钱,没想到他的名气在农民工群体中逐渐传开。四川、贵州、安徽等地的农民工也都纷纷找上门来。

忙不开身,黄久生不得不委托专业法律人士帮忙。一批律师、退休法官,成了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的法律顾问团。这些年,黄久生和党支部已经为5000多名农民工讨回工资3000多万元。

今年春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黄久生与时间赛跑,大年初一就从老家潢川赶往郑州,四处求购医疗物资,积极支援家乡抗疫,先后捐赠防护服3000件、一次性口罩30000个、灭菌手套30000双、护目镜2000个,总价值140多万元。

医疗物资的购买越来越困难,怎么办?黄久生心急如焚。

2月1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安阳市农村、社区、防疫机构等地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说,危难面前,党员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关键时刻亮出身份、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电视机面前的黄久生脑海里一道闪电掠过——我要怎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买不着防护物资咱就自己生产!”

黄久生注资200万元,用10天时间改造家乡服装厂为日产3000套隔离衣生产线。2月18日,潢川县圣宇服饰生产线上,一次性使用隔离衣顺利下线。看到装箱打包后的首批10000套爱心隔离衣第一时间被送往抗疫一线,黄久生的眼睛湿润了:“我心里的那种幸福、那种快乐,真是无以言表!”

2013年9月26日,黄久生在北京参加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仪式,又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黄久生对总书记说:“我是河南来的……”总书记握住黄久生的手笑着说:“我知道,河南来的农民工,又是劳动模范,又是道德模范,了不起!”

黄久生是改革开放后党组织发展的一个农民工党员。无论是艰辛又充满温暖的童年生活,还是一步步实现心中梦想的打工经历,铸造了他一心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一个农民工,10年10次受到总书记接见,黄久生对此感慨不已。

“荣誉说到底就是一张纸,不管有多少荣誉、多大荣誉,我始终给自己有个定位。”黄久生动情地说,“我永远是那个晏岗村走出来的农村娃,是那个叫黄久生的农民工!”

矢志不渝铸大爱

两获鲁班奖的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