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久生事迹 弘扬大别山精神】农民工的好榜样——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上篇)(4)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31 17:24:05
浏览

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久生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党员及班组长会议,号召大家献爱心。黄久生带头捐款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不到一个小时就捐款30285元。同年5月18日,响应中组部缴纳“特殊党费”的号召,黄久生再次召开支部会议,他先后拿出15万元作为自己的“特殊党费”。党员们也再次纷纷解囊,捐献5.5万元“特殊党费”。

这是全国农民工党组织——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支部交纳的第一笔“特殊党费”。

农民工经常遭遇讨薪难。黄久生四处奔走,帮助很多农民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追回被拖欠的工钱。

2007年,一家开发商欠了李万军及300多位农民工600多万元工钱,多次催要无果,还被停水、停电,强行驱赶,一场冲突一触即发。黄久生闻讯后火速赶到现场,平息了冲突,并以党支部的名义积极奔走,几经周折,最终将工钱全部讨回。

“有困难,找久生”,在郑州的工地,在晏岗村甚至双柳树镇,黄久生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2017年9月,潢川县委批准成立驻郑州流动党工委,黄久生被任命为党工委书记。全县驻郑州10个外建党支部、386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统一管理,为4万多名在外的农民工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而黄久生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在黄久生的工地上,有一支高龄老人保安队。77岁的晏传忠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站着听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总书记请黄久生代他向晏传忠老人问好的故事,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传为佳话。

与晏传忠一样,每年总有一些来自家乡或其他县市的老人,跑到工地上想找点活干。对这些出不了力气的老人,黄久生从不拒绝。保安队长朱会忠说:“包吃包住,每人每月发3000元工资,实际上是黄久生在做慈善养着他们。”

以晏岗村为原点,黄久生把对社会的奉献,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多的群体……

(明日请看《大别山的好儿女——记中共潢川县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黄久生〈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