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白芨滩(逐梦·情系绿水青山)(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9-25 06:52:01
浏览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沙漠治理工作。1953年,中国科学院在白芨滩成立了治沙试验站,即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前身白芨滩防沙林场,拉开了宁夏东部沙漠治理的序幕。

  二

  万事开头难。治理茫茫沙漠,更是难上加难。白芨滩年均降水量不足两百毫米,天气极度干燥,给绿化带来了极大困难。流沙松软,随风赋形,变幻不已,人在流沙上站都站不稳,要固定它们谈何容易?

  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人们总结出了有效的方法:先用草方格固定流沙,再以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种子、营养袋育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这四项措施作为补充。在植物的种类上,也要注重灌草结合、合理搭配树种:在沙丘丘顶撒播草籽,在迎风坡、丘间低地种植耐旱灌木,比如柠条、花棒、沙拐枣等。

  这些措施写在纸面上并不费事,但落在沙漠上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努力。就拿治沙最基础的工作扎制草方格来说,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要将麦草整理码放好,踩压整型,几个人一起用铁锨把麦草牢牢轧进沙里,露出地面三分之一的高度,做成一米见方的麦草方格,再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用力踩实,使麦草牢牢地直立在沙地上,这样能够有效地阻止流沙被风吹走。看上去单调枯燥的动作,做到位并不容易,需要力道,需要精确,还需要协调。

  “宁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数十年间,白芨滩流传着一句话。这句誓言般的口号背后,是一种强大而决绝的精神力量。正是在它的驱动下,这一方天地自然的面貌,才不断地产生着深刻笃实的变化。

  不妨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的一幅动态画面:白茫茫一片沙漠中,星星点点的绿开始冒头,然后变成一簇簇、一排排,进而连缀拼接成一片广阔浓郁的绿色。就像在电影慢镜头里看到的一朵花的开放、一只雏鸟的破壳而出。但那是高速摄影机将几个小时的过程浓缩在一分钟里,而眼前大自然的变化,则是徐徐展开在大半个世纪的漫长时光中。

  三

  自1953年建立防沙林场至今,整整七十年间,几代白芨滩人艰苦创业,共治沙造林六十八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构筑起一道南北长约六十公里、东西宽约四十公里的绿色屏障,不仅挡住了沙漠南移西扩,而且将沙漠推后了二十公里,保护了黄河以及银川河东的生态安全,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这些卓越的成就,无疑是对于白芨滩人辛勤劳作的犒赏。

  数字尽管翔实准确,总是不若具体场景来得生动直接。看过了今昔对比的沙丘景观,重新上车,继续前行大约十公里后,就来到沙漠边缘地带。

  眼前的绿意骤然变得葳蕤茂盛,道路两旁伫立着挺拔的松树和杨树,树龄应该在十年以上。后面则是乔木灌木混杂的区域,能够看到成片的果树,浓密翠绿的枝叶间,果实累累垂垂,有紫红色的李子、金黄色的苹果等等。林木下面的草坪上,几名女职工正在清理落叶。阳光透过树冠筛滤下跳跃的光影,落在她们的头上、肩上。

  讲解员介绍,正因有效治理了流沙,今天的保护区发展起四大支柱产业,种植林果、苗木和蔬菜,还建起了奶牛养殖场,走出了一条绿色的致富之路。

  走不多远,眼前是一段长城状的围墙,蜿蜒起伏,寓意众志成城的白芨滩人在大漠中筑起绿色长城的决心和毅力。拾级而上,站在最高处的城堞旁,就像刚才站在沙丘顶端一样,又一次获得了寥廓渺远的视野。不同的是弥望中皆是青翠的绿色,郁郁葱葱的各种防风固沙植物,从乔木到灌木再到草本,从高到低,层层叠叠,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立体植物群落。在这片绿色中间,躺卧着一个人工湖泊,波光潋滟,不时有鸟儿从水面上飞掠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