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让中法文脉紧密相连(共建文明百花园·中法建交60周年)(4)
郝运、王振孙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三个火枪手》被广大读者视为最经典的中译本之一。这两位译者都是著名的法语文学翻译家,对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的翻译技巧娴熟,语言精湛,能够将小说中的细微之处译得淋漓尽致。郝运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深翻译,王振孙是该社编审,两人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
《约翰·克利斯朵夫》:
“圈粉”青年读者
20世纪上半叶问世的长河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勾勒出一个艺术家为人道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逆境中成长,个性倔强,又有点轻率鲁莽,但感情世界极为丰富。为了维护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他与周围环境不断发生冲突。在德国,他反抗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在法国,他反对将艺术市场化、商品化的残酷现实。不过,他在音乐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通过这样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拼搏的人物,罗曼·罗兰表达了内心深处对人道主义的向往。“《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傅雷在译者献词里曾经这样写道。
《约翰·克利斯朵夫》由傅雷首先译介到中国。傅雷在抗战时期翻译该书,可谓用心良苦,也是时代担当的一种体现。克利斯朵夫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给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中国青年带来了希望与光明。傅雷良好的音乐素养为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奠定了坚实基础,用中文完美地诠释了这一“音乐小说”的开山之作。
长期以来,傅雷的译本被视为众多译本中最优秀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读了这部小说后,有人被书中那个贝多芬式的“因心灵伟大而伟大”的人物深深吸引,并从中发现了人生的航向与生活的勇气;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带电”的小说,具有惊人的感染力;有人则认为,约翰·克利斯朵夫波澜壮阔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文学交流源远流长
中法两国地处欧亚大陆两端,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文明交流互鉴有史已久。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是公认的最早译介到法国的文学作品之一。1734年2月,法国巴黎的《水星杂志》首先发表了《赵氏孤儿》的片段译文,第二年,全译本在巴黎出版的《中国通志》中刊出。该书由巴黎耶稣教会教士杜赫德编辑,剧本译者是法国传教士马若瑟。后来,18世纪法国启蒙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将其改为五幕剧,并改名为《中国孤儿》。这部剧作一经公演,便获得巨大成功。19世纪初,法国汉学从传教士汉学发展为专业汉学,法兰西学院院士儒莲于1834年对《赵氏孤儿》进行了重译,从而弥补了唱词与唱腔因翻译而带来的不足。此外,《道德经》和《孙子兵法》在法国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因为这两部作品短小精悍,字字珠玑,最能代表中国的古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