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微短剧发展有方向、创作有动力(文化市场新观察)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8-29 06:43:01
浏览

引导微短剧发展有方向、创作有动力(文化市场新观察)

 

  图①:《我在宋庄当艺术家》海报。
  《我在宋庄当艺术家》联合出品方供图
  图②:《京西回响》海报。
  《京西回响》联合出品方供图
  图③:《我的归途有风》海报。
  《我的归途有风》出品方供图

 

  一段时间以来,微短剧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视听形式之一,在各大网络视听平台受到青睐,深度融入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然而,微短剧在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亟须精准施策、规范管理,使其发展有方向、创作有动力。本期报道特邀监管部门、出品方、平台运营方、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士,共同为微短剧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助力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编  者 

  

  嘉  宾:

  杨  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

  吕  帆(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陈瑞卿(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立立(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

  

  精品化是微短剧发展的必然趋势

  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网络微短剧已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不少微短剧创作者、从业者已经逐渐具备了创作精品的意识。如何推进微短剧的精品化创作?

  杨铮:随着相关主管部门内容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大和经营主体自律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半年来,违规微短剧的数量呈直线下降趋势,微短剧创作传播秩序得到规范,行业生态日渐清朗。《一梦枕星河》《你的岛屿已抵达》《我的归途有风》《飞扬的青春》《柒两人生》等一批质量上乘的作品壮大了正能量供给。微短剧是新生事物,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影视剧,还处在探索期。精品的出现需要积极的引导、环境的营造,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微短剧要出“高峰”,首先要有“高原”。目前,微短剧整体创作水平还没有形成“高原”,“高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积累。因此,我们对微短剧的发展既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应该说,经过共同努力,“以内容创作为关键”“内容创作以人民为中心”“市场服务助力于创作”的理念已在全行业得到广泛认同。

  兼顾活力和秩序,坚持监管与繁荣并重,提正与减负并重,这是我们在微短剧管理方面坚持的基本原则。从管理的角度,我们一方面做好环境营造,优化行业生态。比如推动重点播出平台出台“反哺”措施,引导市场分配机制由流量推广向内容创作倾斜;积极发挥法律、行政和行业协会作用,解决盗版侵权这一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痼疾;规范收费行为,建立收退款规则,解决用户投诉问题,严禁诱导收费、隐藏收费、二次收费;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号召行业持续优化创作创新环境,共同维护公平有序健康的微短剧生态。

  另一方面深化创作提升,实现创作引领。加强选题规划,实施前置创作指导,加大精品扶持力度,在资金、宣传、播出、评论等方面予以支持。此外,还积极协调《逃出大英博物馆》《大妈的世界贺岁篇》等微短剧作品申报“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评选,树立行业标杆,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吕帆:“降本提质”是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的一体两面。一方面,微短剧要拥抱新兴科技手段,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虚拟制片等新技术;创新宣传、发行机制,调动平台反哺能力,在健康可持续的环境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微短剧要回归戏剧传统、尊重故事思维,由“视频故事会”过渡到“剧”;还要挖掘拔尖人才、深入研究机理,探索微短剧的美学特征,在多元可发展的氛围中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