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促乡村文旅“脑洞”大开(3)
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作为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产业配套及东西部协作的产物,坐落于靖西市城区西部,与靖西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比邻而居,占地面积达千亩。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19家制造业企业入驻,其中食品加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共有16家,此外还有制衣加工、绣球制作、纯净水生产企业3家。2024年前三季度,园区工业产值达10.76亿元,为“老乡家园”内的4000余户、两万余名脱贫人口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走进深圳龙岗-百色靖西协作共建产业园,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背着娃、绣着花、养着老、护着家”。这不仅是绣娘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她们努力奔好生活的生动诠释。
靖西绣球,起初为靖西壮族青年男女的传情信物,后被开发成旅游纪念品,极具广西特色。“全国范围内,做工精细的绣球,九成以上出自靖西,而靖西的七成以上则源自我们绣蕴坊。”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秀芬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在这家以女性员工为主体的公司,虽然核心团队仅有20人,却带动了周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700名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
王秀芬与绣球结缘于2010年,她被绣球精美的工艺吸引,决定投身于绣球制作与销售的事业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她创办了这家公司。“在这里开设工厂,既可以降低绣球制作成本,也解决了从偏远山区搬迁出来的人们的就业问题。”王秀芬说,“只要符合政策要求,政府都会给予支持。”
靖西绣球采用传统刺绣工艺,制作精良,造型独特,色彩斑斓。堆绣技艺作为绣球制作中的精髓,通过阴阳两线的巧妙编织,使球面呈现出里深外浅的渐变美感。在王秀芬的工厂里,她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由专业人员负责打板、裁切等前期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绣球过边、缝合等手工环节,则继续由绣娘完成。工厂还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绣娘的技能水平。如今,每个绣娘每天可制作6-10个半成品绣球,日收入可达60-150元。
在订单模式上,绣蕴坊采取了储货式与订单式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生产的灵活性,又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绣娘的年龄上至88岁,下至18岁。1982年出生的绣娘马桂验告诉记者,她的绣球手艺是婆婆教的,可一家人都没想过把做绣球当赚钱的手艺。“以前婆婆一两天才能做一个绣球,自己拿到街上卖,常常卖不出去。”
马桂验的老公在外打工,家里要种田又有两个孩子要照顾,她脱不开身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里干着急。如今,她成了绣球公司的绣娘,闲暇时来制作绣球,赚的钱也可以满足家中的日常开销。“现在有工厂,有订单保障,做得多,卖得多,也赚得多。”
随着广西旅游业的持续升温,王秀芬和绣娘们也在不断创新绣球的设计和用途。如今的绣球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装饰功能,还用于学校伴手礼、景区定制礼品等多个领域。此外,她们还与医院合作,推出了特色药方款绣品,进一步拓宽了绣球的市场空间。如今,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绣球,正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国内、远销海外。(记者 谭思静)
(责编:方经纶、申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