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
五大农业高校谈“新农科”发展前景
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
受访嘉宾
王 涛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董维春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陈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
严建兵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严长杰 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
日前,全国涉农高校的百余位书记校长和农林教育专家齐聚浙江安吉余村,共商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大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共同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简称《安吉共识》),开辟了中国高等农林教育的新纪元。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经历了从酝酿、筹备到策划的过程。2017年2月,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形成的“复旦共识”,提出了“新工科”概念。2017年下半年,农林教育专家开始关注“新农科”概念。2018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提出了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即“四新”。2018年下半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协作组”,开始了前期研究和策划。2018年底,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战略研究项目”。2019年4月,教育部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工作组”,成员为我国代表性农林高校校长。
通过研究,“新农科”建设的使命和举措逐渐清晰,涉农高校对新时代农科教育的发展达成了广泛共识。本报特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相关专家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我国高校农林教育目前面临怎样的现状?“新农科”建设目标是什么?
王涛:首先,我国农林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生产分工来设置专业的做法已经严重不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第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发展正在对传统农业学科形成深刻改造,传统专业发展也已动力不足。农林高校需要新的发展动能,特别是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业态不断产生,现有专业不能与之适应。
由此可见,“新农科”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董维春:新时代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教育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幸福中国建设”等战略需求,主动对接正在全球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主动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新农科”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更加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更加有效服务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建设,更加有效保证人民群众营养健康,更加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为打造天蓝山青水净、食品安全、生活恬静的美丽幸福中国作出历史性的新贡献,并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