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4)
再次,农林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尽相同,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等都架构起农林高校学生特有的“新农人”品格,我们把它称为“三农情怀”。“新农科”要加入农业、生态、人类发展的情怀教育,形成以农为特色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结构。
严长杰: “新农科”的“新”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革命。《安吉共识》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与传统农林教育的服务对象不同,“新农科”要服务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其次,“新农科”将对传统农科进行升级,关注整个生产链而不是生产技术的某一环节,要解决之前专业口径较小、模式较单一的问题,强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及农科与工科、文科相互融合的问题。再次,农科自身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农业4.0要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高度融合的智能农业,农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对应着农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不过我认为,不能说传统的农林学科和“新农科”有本质差别,“新农科”是在传统基础上契合社会需求进一步升级的过程,也是高等农林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革命。
“新农科”建设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王涛:“新农科”建设的核心要有新的专业建设理念,这体现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的方面,主要是怎样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这些理念要体现在我们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上,培养方案的修订是我们“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其包括专业发展理念,专业培养方向、目标,人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等,这些方面都要全面修订,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人的总要求来进行完善。
我们要建设一批面向新产业、新业态的专业,建设一流的、高质量的精品课,建设一批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基地,这些都是建设“新农科”的新举措。
董维春:“新农科”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培养新型人才”,但需要相应的专业为基准,需要对传统专业进行升级改造,并增设一些新专业,优化课程建设。
在培养模式上,要对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构建先进的教育模式,形成较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培养技术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促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本研衔接,要改变大学、学院和教师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实现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教育。
南京农业大学在“新农科”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好的做法和经验。我们主动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涉农专业,率先调整专业布局、改革专业设置,融合优势特色学科和相关基础学科,推进“人工智能2.0”技术与农业交叉相融。
2019年3月,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农业领域)专业获批建设,这是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专业之一,也是全国农业高校唯一的人工智能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我们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农科的专业方向,加大前沿交叉课程的分量与比重。目前正探索建立面向教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一批前沿的工具、芯片、系统、平台,通过与涉农智慧产业一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传统农业课程(如种子科学与工程),我们探索按照农作物品种来细分实践教学基地、拉长专业培养的全产业链,并且发起全国农业高校实践平台共享,引领传统农业人才培养的“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