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5 00:20:36
浏览

王涛:“新农科”的“新”有如下几方面用意。首先是对传统学科的改造。今后“新农科”专业的设置,将对按生产分工来设置专业的传统农科进行彻底改造,将农科改造成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学科。其次,“新农科”要服务新产业、新业态,由此进行人力资源和专业的匹配。再次,我们要分析、预测今后一段时间的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要创造新的学科、专业以适应新要求。今后我们会有无人农场、自动导航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作业的农业装备等。未来,我们会有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可以预测和预计的,“新农科”要适应今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在宏观上,我们今后要重构农林专业体系,每个学科要有新内涵,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理念也必须是新理念。从理念,到学科体系、管理方式、传统专业改造、新专业的设计等,可以说,“新农科”的“新”是有丰富内涵的。

董维春:“新农科”建设是一场农林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等农林教育对产业发展的适应过程。

从任务层面看,“新农科”要面向新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面向新乡村,致力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和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面向新农民,致力于服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乡村人才振兴。面向新生态,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从目标层面看,“新农科”要开辟改革发展新路,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走融合发展之路,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培育卓越的农林新人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构建农林教育质量新标准,建设一批农林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实践基地。

从教育规律看,农林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世界高等教育有近1000年历史,但高等农林教育仅有250年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促进了18世纪中后期欧洲单科性农业专门学院的产生,此时农业科学还停留于种植与养殖技术水平;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产业革命传播到美国,促进了“农学院的大学化”和“农业技术的科学化”,形成了多科性农业大学;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高度工业化,造成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困境”,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系统科学、信息科技、生物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农林教育的结构性变迁,进入了综合性大学农学院阶段。

中国正在推进的“新农科”建设,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前期在世界上引领“第四代高等农林教育”,也许这就是“中国方案”。

陈遇春:“新农科”与传统农林学科的区别,首先体现在时代特征上,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需要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课程设置。

其次是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这对农林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农科”要培养“新农人”。从专门人才的属性上来看,“新农人”要能够通识农业的生产过程,通识人类社会发展、通识农村社会和农村产业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