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5)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5 00:20:36
浏览

严长杰:新举措有三个方面:一是融合发展,打破已有专业界限和学科界限,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二是多元发展。农业是一个宏大概念,比如乡村建设、粮食安全、绿色生产、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要注重发展的多元化、差异化和特色化。三是走协同发展之路,人才应当与产业对接,将来的目标是把农业企业、乡村、农业管理部门都纳入“新农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办学、协同发展,实现无缝对接。

具体举措方面,比如布置新的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已经在农科中引入人工智能专业,扬州大学也准备开设农业信息专业。课程要根据需求设置,条件保障要与生产结合,打造能够培养新农林人才的基地。

扬州大学近年做了很多“新农科”建设的准备工作,比如正在组建的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就是集中多学科、多学院,围绕农业发展趋势建设的综合研究中心。

农林高校要重塑学校内部学院和学科的组织体系,对学院和学科之间资源、研究力量进行整合,以对接农业发展。

传统农林高校和综合类高校的农学方向各有什么优、劣势?

王涛:很多综合类高校目前都在发展农科和农学专业,它们有理学教育和工程教育的优势,可以促进农科与工程教育和理学教育的交叉融合。但农林高校在面向生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方面有传统、有历史,这也是一种独特优势。两类高校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来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董维春: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看,上世纪末农林教育是在综合性大学框架下以农业类学院模式进行的,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在综合性大学框架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农林教育和原创性的科技成果。

中国主干农林教育机构是从单科性农林学院发展而来,长期的单科性办学,在思维方式、学科结构、跨学科合作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般缺少高水平的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等学科,不利于农林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农林院校在招生的生源市场中处于劣势,生源质量相对不好,难以吸引优秀青年接受农林教育。建议加强农林院校的综合改革,积极面向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对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给予支持,努力建成一批具有农林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

陈遇春:“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是跨学科、跨界培养,这是最难解决的,也是“新农科”需的抓手和举措。目前,青岛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等高校,每年大概有100名学生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用一年时间修我们的课程。这也是农科发展的一种新形态,经过实践证明是有益和有效的。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这几年我们培养的本科生流向综合类高校做生命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特别欢迎我们学校的本科毕业生。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高水平农林高校和综合性高校之间联合培养的一种形式。本科生在高水平农林高校接受了农业生产规律的教育,有了对农业行业的理解,在研究生阶段进入综合类高校进行深入的跨学科研究,这类“新农人”的培养方式是可行的,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优势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