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新在“农”,也新在“科”(2)
陈遇春:中国农林教育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长期以来,涉农高校以培养符合行业、产业部门需求的高等农林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涉农行业的特殊性,国家设置了一些保护性政策来支持涉农大学的发展,这在计划经济下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有非常好的支持作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后,这种关系一直没有变,涉农高校仍然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农林教育体制。
农林高校的管理体制与行业之间的关系成为农林高校发展现状中的深层次问题,其表现之一为,我们还是围绕产业和科学对农业生产的细分进行专业设置,比如种植、植保、土壤化肥、园艺等。这是计划经济模式下根据我国的产业分工和学科体系形成的专业,与目前现有的市场不对应,和农业生产的方式也产生了脱节。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以前农林高校培养的学生多流向行业通道,如农业行政部门、各地县的科技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发展部门等。学生毕业之后在行业中流动有明确的归属和去向,这个去向决定了农林高校在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践性,注重和产业之间的关联,按照生产的模式来设置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环节。而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完全面向市场,每个行业有不同的准入标准,这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冲击或脱离。
这个现状导致我们要重新构架“新农科”,包括专业和学科的重新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重建、农林高校自身体制和发展机制的转变,这三个层面都必须进行彻底革新。
严长杰:总体来说,我国农林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几个方面仍有不足:首先,目前的农林教育与农林产业发展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也不是太高;其次,目前高等农林教育学科结构相对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再次,人才培养方式不尽合理。
高校农林教育现在要适应新的形势,“新农科”建设的提出非常及时。因为我国目前农林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家需求还不是非常契合。
严建兵:近100年农业发展有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利用了矮化育种、杂种优势以及化肥和农药,典型的特征是高投入高产出,使农产品产量得到极大提高、人口数量得到巨大增长,为全世界的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生物技术,其带动了整个生物种业发展,对粮食产量稳定供给做出巨大贡献,其标志是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效率,同时使产品品质和产量更高。由于我国错过了这次农业技术革命,导致我国主粮作物与世界主要产粮国在性价比竞争中不占优势,价格倒挂。
目前世界正面临第三次农业技术革命,其以多学科、多门类技术的交叉运用为背景,对环境和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少投入、多产出。
然而,随着农村劳动人口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城市,传统种植模式已不能回答“谁来种地”的问题,遑论提高劳动效率。新的技术革命在机械化的同时还需要信息技术的介入,还涉及产业管理,如营销、仓储,种植的科学引导和决策、全产业链管控等。
农林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显然不太适应这些需要。首先,以前的学科条块分割不能满足这样的新形势要求。第二,我们以前的课程和教学体系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的培养需要。比如,以前更注重培养专科型人才,而现在的产业需要多学科背景的综合型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思考怎样建设“新农科”。
“新农科”与传统农林学科相比,“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