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航天器“画像”的年轻人:“画笔”决定型号预研成败(2)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6-03 08:35:29
浏览

  “谁不向往安逸的生活,但总想日子过得更有意义。就像身边的很多女同事‘不爱红妆爱武装’,投身航天器设计这门‘冷科学’之中,同样可以干得投入!”高太元说。

  破解卡脖子问题省下千万元量级经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过去这几年,高太元所在的这支科研团队不断思考着一个大问题,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几何参数”变为“气动参数”。最终,他们经过几年努力,以一键式智能优化设计为方向,建成了高性能计算中心。

  以前,他们只能通过风洞试验来获取“气动参数”,如今,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出现,可以替代风洞试验获取80%~90%气动数据,每年省下千万元量级的成本。

  “就好比设计一辆自行车,先确定自行车各个部件的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在绘图软件上进行手动绘画,诸如钢条、链条、齿轮、螺母等这些小部件都要精确无误。如此一来,一个自行车模型的设计,很可能就需要画个上千笔,如果需设计多个外形供最终挑选,就要耗费难以想象的时间和人力。”李艳丽说。

  而如今,采用了一键式智能优化设计,则是在确定部件形状尺寸之后,将得到的数据输入事先设计好的参数化程序,只需按下按钮,所需设计模型即可生成。

  从此,老一辈航天设计师“用算盘计算气动参数、十多个人一算就是一个月”的科研场景,成为历史。

  “我们的创新就是要从国家需求出发,关注受制于人的技术领域,解决技术瓶颈关键问题。也正是在这个意识下我们提出大量新概念,敢为天下先。”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主任钟世勇说。

  李艳丽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四部以气动专业等技术瓶颈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航天器总体设计创新模式,提升了总体设计方案初始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迭代设计周期大幅缩短。而这些,也最终形成了面向航天器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模式,有力支撑了装备的体系化发展。

  高太元说,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升阻比”“装填”“稳定性”“防热”“载荷”这些所谓的航天器设计制约因素打交道,“而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将这些制约设计的‘拦路虎’都打倒,破解卡脖子难题,做出方案来。”

  满天星云正扑面而来

  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家科研单位对于年轻科技人才的重视。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党委书记张邵军告诉记者,在四院四部,只要肯拼搏进取,只要能创新创效,单个项目团队获奖50万元、100万元,个人拿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奖励早已不是新鲜事,突出贡献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不断涌现。

  张磊就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回忆刚来航天的那段岁月,无数个通宵达旦已经印象模糊,但师傅对他的“唠叨”至今仍回响在耳边:“台阶要一步步地爬,事情要一件件地做”,这样的工作态度伴随他直到现在。

  “站在‘山顶’回望最初那段岁月,所有的‘台阶’历历在目,攀爬的过程正是一个气动新人成长的见证。”张磊说。

  贾轶楠是一名航天新兵,这位清华大学力学专业高材生择业时,毫不犹豫地迈进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的大门。她告诉记者,气动(水动)团队年轻积极的氛围打动了她,这里有活力,有创造力,很温暖,关注每一个成员的成长。

  “很多入职五六年的青年已成为中流砥柱,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五六年以后的自己。”贾轶楠说。

  在钟世勇看来,“当下是年轻航天人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