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传播“上新了”
当唐乐舞俑的衣袂借着文化节目的东风拂过全网,当视频创作者李子柒雕漆技艺的短片播放量单日破亿,当山西的雕梁画栋、古建文物从线下被复原到线上,又引发线下旅游打卡的热潮,文化遗产正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讲出越来越多贴合当下的好故事。
日前,文化遗产传播体系建设研讨会暨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京召开。来自新闻传播、出版、考古、博物馆、文创、文旅等领域的学者会聚一堂,畅谈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成果与最新发现。
传播渠道:让东方美学触手可及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表示,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文化遗产传播体系,应该注重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三方面格局的打造。
古建的雕梁画栋,绣品的流光溢彩,诗歌的抑扬顿挫,戏曲的悠扬婉转……在短视频平台上,这些文化遗产变成了人人触手可及的东方美学,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所说:“短视频传播助力文化遗产日常审美生活化成为趋势。”他认为,当前正在形成“五端联动”的媒介综合体,电视、网络、微博和朋友圈、短视频和直播、公众号形成矩阵,通过完整的传播链条,推动文化遗产相关的精品不断出圈,被更多人看到。通过这个链条,龙舟竞渡的场面激发出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蟳埔簪花带动文旅打卡和颜值经济,还有打铁花带来目眩神迷的视觉震撼,壮族天琴艺术唤起求知欲与探索欲——新的传播手段,“让远距离的非遗,变成了零距离的生活”。
对当今的创作者和文化遗产传播者来说,“出圈”不仅意味着流量、数据,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出圈”也是将古典的、传统的进行现代性转译,让高悬天空的冷月亦可被拥入怀,散发出柔美的光芒。事实证明,“新技术、新业态在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上越来越举足轻重”。高蒙河说。
现代科技的加持,在盘活文化资源的同时,为博物馆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
走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一条流淌的电子“大运河”将运河沿岸两市六省最典型的非遗项目串联起来。L幕数字沙盘、体感交互感应装置、二维动画、智能相声机器人等数十种数字技术,与唱戏、相声、烧瓷、制墨等非遗项目巧妙融合。观众拍照打卡,沉浸体验,不亦乐乎。
这样的设计,出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教授张烈和他的团队。
运河南北交融、东西交会、中外交流,文人、工匠、商贾在此会集,不同地域的风貌、文化因一条运河贯通相承。如何解读这种“流动的文化”的意蕴,如何把大运河文化气度与文化格局变成当今观众愿意接受的形式?张烈一直在寻找破题密码,而“艺术+科技”,是他找到的钥匙。
“数字创意在展览中的应用呈现出高体验、高沉浸和高传播的特点。数字化展览涉及视觉、听觉、味觉与嗅觉,给观众带来多维度且全面的感官享受,将参观转化为一种充满探索性和趣味性的过程。这种数字化互动的表达方式,传播速度很快,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张烈说。如今,他的理念与方法,陆续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展陈和“数字隋唐”项目、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国家馆中得到了实践。
传播内容:让中国故事丰满生动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文少卿,负责学校的分子考古学实验室,一直聚焦于中华文化的“源”与“流”。实验室对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阿史那皇后等6例贵族,以及多例平民的骨骼样本进行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发现当时大多数贵族的饮食习惯与蒙古高原游牧人群的饮食习惯相似,而平民则与华北平原等农耕区人口的习惯接近,这无疑为进一步了解中古时期中国核心地区农牧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