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长征路逐梦向前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2)
八十多载光阴,弹指而逝。遥想红军当年,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竟只用十多个小时,就拿下腊子口天险,撕开了一道天崩地裂的口子。“这多亏了小红军‘云贵川’。”当地红军后人和党史专家这样说,“云贵川”本是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之一,此役,他带着绳索攀上绝壁,随后战友们顺着长绳一个个攀了上去。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沿着红军当年征战的路线,行走陇原大地,硝烟滚滚的奔腾岁月中,那些闪耀着光辉的人和事,扑面而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连日采访,震撼人心。当真正走上长征路,触摸长征精神,才深切地感受到,长征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带来坚持的勇气,照亮前行的道路,涤荡我们的灵魂,丰满我们的心灵。无论岁月怎样变迁,我相信,长征精神非但不会褪色,而且将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我要将长征精神转换为党报人的前进动力。俯下身、沉下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让笔端表达价值,让文字承载思想。我也相信,只有走好党报人的“长征路”,才能找到我们的精神归宿和初心原点:为党立言,新闻报国。
长征路 走不够
本报记者 黄 娴
行走山间,豆大的雨点和暴晒的烈日交替出现,每一寸皮肤都在感受烧灼和浸泡的连续轰炸;蜿蜒的山路和湍急的河流并行向前,大巴车不时急转弯和急刹车……
我参加了此次主题采访活动贵州段的行程,7天的采访行程,于那“史诗般的远征”而言,困难与艰险不值一提。但正是这7天的实地探访,让我重温历史,深受洗礼。
黎平县少寨村民吴锡焰,从小就听父辈讲红军的故事。每年雨季,他和家人都会与其他村民一道,出工出力翻修红军桥,数十年来不曾间断。问他红军给当地留下了什么?“当年红军承诺:如果革命取得胜利,我们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今,全村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他说。
一个承诺、一片深情、一份延续永久的传承。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一路采访,一路感动,有时不得不停下笔,擦拭涌上来的泪水。
职业的优势总能让记者在第一现场触摸时代变迁。“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习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箭宇的话让我找到了此行的意义。
对我来说,再走长征路,既是新闻人践行“四力”的课堂,更是生动难忘的初心教育。
革命理想高于天
本报记者 史鹏飞
在参加此次主题采访活动之前,我心中一直有一个谜团: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何以多次绝处逢生、取得最后的胜利?经过实地调研采访,我终于明白,除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红军最有力的武器不是枪炮,而是团结。
在云南丽江石鼓镇,我们沿金沙江逆流而上,跨过“万里长江第一湾”,沿途连续走访木取独、格子、士可、巨甸4个渡口,得知当年群众将自家门板拆下扎筏助红军渡江。
革命理想高于天,团结伟力大于枪。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敌人越是将围困的“紧箍咒”念得紧,红军就越是将团结的“同心圆”画得大。毛泽东与回族阿訇秉烛长谈,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贺龙亲往藏区松赞林寺拜谒“八大老僧”……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即便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情况下,也严格遵守党的群众政策、民族和宗教政策。所以每每在国民党部队肆意抹黑、恃武逞强、步步紧逼时,红军将士总能通过团结群众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