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化“危”为“机”,把网络学习的实验场变成未来教育的现实(3)
疫情过后,国家应该加快落实教育信息化2.0规划,并将基础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任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仅如此,我们还应不失时机地丰富教育服务的供给模式,按照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推进人人可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服务网络;学校应该抓住机遇,在改善网络基础条件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化能力;同时,要适应高中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需要以及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中小学校应该加大课程开发建设的力度,加大主动推进家校合作的力度。
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基础内容
人民网:疫情防控期间在推进网上日常教学基础上,教育系统还应当注重抓好哪些问题?
朱永新:教育系统人数庞大,面对疫情,首当其冲的任务当然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务必按照中央和各地统一部署,继续全力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其次,教育系统必须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要做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工作,同时努力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大家正确面对疫情,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尽快战胜这场灾难,稳定人心。要做好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指导,缓解父母和学生的焦虑情绪。
第三,教育系统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天灾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团结、坚韧、互助和无私奉献,各地区表现出来的全国一盘棋,同胞手足情,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素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每天应精选、及时推送全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感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指导学生关注疫情防控进展,感受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力抗击疫情的可歌可泣先进事迹。
此次疫情也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机会。我们看到,这次疫情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命体验课。
生命与教育,本来就是一体的。教育,帮助一个生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通过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帮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生命教育,首先要关注自然的生命。人的肉身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基础是1,其它是1后面的0。如果我们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安全与健康,从最基本的学会勤洗手洗手,懂得何时戴口罩,学会紧急避险与自我保护,养成科学膳食、锻炼身体、合理作息的良好习惯,严格禁食野生动物,懂得敬畏自然,懂得敬畏生命等等,这些基本的1写好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打牢了。
生命教育,其次要关注社会的生命。这是生命的宽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要与别人打交道,如何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重的人?如何学会心理换位,如何理解、宽容、尊重别人,都是需要学习的。
生命教育,还要关注精神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高度。人是一个符号性动物,人是要有价值观和信仰的,人是要过精神生活的。人是要通过阅读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的。
这些内容,在《新生命教育》读本中都有详细的介绍。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指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生死与共、和谐相处的生命关系,应该成为教育的基础内容。
第四,教育系统要通过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实践,检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要对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对平台的易用性、资源的丰富性、教师网络教学的能力、网络学习的效果等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作为下一阶段改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