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政商关系回顾:大事与大势(4)
在具体案例上,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改判张文中无罪,原判已执行的罚金及追缴的财产依法予以返还。这是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纠正涉产权和企业家冤错案件的第一案。
2019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对顾雏军案再审宣判,撤销了原判对顾雏军的一些量刑,其挪用资金罪改判有期徒刑五年;该案多名同案人被宣判无罪。
七、智能+政务强势来袭,数据治理考验政商新关系
2018年,马云宣布了他的“退休计划”,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给治理带来的新难题才刚刚开启。中央政治局在10月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集体学习,2019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智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政商博弈的新领域,鉴于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新现象,中国的做法可能带来全球效应。
事实上,“监管”早已无处不在。例如,游戏版号审批受限以及密集的游戏监管政策,今日头条、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先后面临整改,内涵段子甚至被永久关停。
如果说这种监管还比较“传统”的话,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的后续则更有指标意义。不仅滴滴公司遭受重创,影响力还贯穿整个网约车市场,几乎所有相关公司都迎来了中央和地方检查组的入驻。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正在推动滴滴将数据对接已经搭建好的政府数据平台,从而形成更为高效、严格的监管。而在此之前,由于数据是其核心资源,政府管理部门在要求滴滴接入数据过程中遇到极大困难。
立法成为政商博弈的前沿。《电子商务法》最终在2018年10月通过。这部法律很多地方都打破了过去的“常规”,反映的是监管者对(垄断性)平台的焦虑。结果是,平台责任和消费者保护力度得以强化,自然人网店登记制度也最终落地。一家经营了9年的淘宝个人网店,在12月正式办理了全国首张以淘宝网为经营场所的个人网店电子营业执照。首批微信版/支付宝版电子营业执照、首张全国电子社保卡都在年内出现。
这背后反映的是“数字化营商环境”的大潮,以及国家对“数权”的治理能力建设。
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中,一些地方成立了大数据局。国务院则宣布要建设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促进政府监管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这个系统预计2019年9月底前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运行,究竟会带来什么改变,值得关注。
八、“新闻游侠”异军突起,舆情危机倒逼政府提升回应性
2018年倒下的企业还有权健。权健的故事里有很多传统的政商素材,但真正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倒下的传导链。在遭遇这次舆情危机之前,权健已屡屡被媒体曝光。但真正将这些报道变成利刃的,是“丁香医生”刊出的一篇文章。事实上,2018年几大涉企刑事大案,如权健、疫苗、鸿茅药酒、阴阳合同案等,自媒体都是最初的报道源,相关文章的作者因为扮演了比传统媒体更显眼的角色,又看似没有组织,被称为“新闻游侠”。
然而“丁香医生”之类公众号并不是由个人操作,背后都是机构(企业),或者说,那些公众号不得不以企业的形式生存和运作。正如媒体人曹林评论的那样,“新闻游侠”的背后是一种由民营经济搭建起来的“跨媒介接力监督”生态。传统的媒体人进入新经济、新媒体或者流向企业的公关部门,再加上企业对信息流的高度重视,作为自媒体的专业性公众号的平日里所积累的信任很容易就被转化为舆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