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政商关系回顾:大事与大势(5)
舆情背后是新形势下国家对市场与媒介关系的再反思和再调整。如何透过舆情之窗窥探市场新趋势,调整政府职能与治理方式,是媒体监管这节课的主要宗旨。从2018年的一系列舆情的最终结果来看,政府的回应性在政商领域是强的。但这种回应性并不平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府对企业的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新要求。2018年9月底,2002年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做了一次重大修订。新版准则确定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
九、营商环境评估百家争鸣,参政议政拓展新渠道
在世界银行10月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大陆排名相比前一年上升32位,位列第46位,是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大陆排名的上升反映了世行对中国大陆政府改善营商环境不懈努力的肯定。据媒体梳理,2018年召开的所有38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企业”是词频最高的第一关键词,共被提及264次,遥遥领先“政府”的79次和“经济”的68次。
国务院在2018年1月的常务会议上做出了“借鉴国际经验,抓紧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逐步在全国推行”的决定。国家发改委主持的中国特色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在全国22个城市开展了试评价,并在8月发布了结果。除了这个“国家队”,还有许多机构加入了营商环境评估的队伍中。其中中山大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的结论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改革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改革进展慢,比如“最多跑一次”只实现了30%;二是市场主体被上门检查比例高,信用监管尚未真正落地;三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忽略了需求端,造成使用率低;四是市场主体面临的主要困难从“旧三难”(“办照难”、“办证难”、“退出难”)转变为“新三难”(市场竞争激烈、招工困难和成本高)。
对营商环境的评估如果只有来自高层、企业、第三方机构的参与,那就缺少了人民群众这个最为重要的发言人。2018年,劳工界的情况异常复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对员工肆无忌惮的“施压”(比如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996工作制”)似乎显得越来越理所当然。这与几年前许多企业抱怨《劳动合同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劳资冲突的风险在积聚。
相比传统维权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表达意见的渠道。在“国务院大督查”的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开通的“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是2018年政务监督的一大亮点。网民可以使用手机进入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或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登录小程序,就办事不便利、“一网通办”落实不到位、涉企政策措施不落实等问题进行投诉。这是一个值得点赞的举措,即便是中国的很多企业,也没有做到这样一个可以直接吸纳客户意见的平台。
十、资本下乡开耕政商新田野,农产品上行孕育社区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