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造福共建国家人民的大事业(4)
“主席好,我叫巴勃罗·科尔多瓦,是波托维耶霍市的地震幸存者。我要为中国给我们国家的援助向主席先生表示衷心感谢,感谢您同厄瓜多尔人民在一起。”时至今日,科尔多瓦仍然清晰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习近平主席走过来握住我的手,询问我的受伤情况。听说并无大碍,他欣慰地点点头,又问了我现在的工作情况。我当时一心想着,一定要为中国建设的应急指挥中心对自己的救命之恩表达最真心的感谢,不是以我个人的名义,而是以所有厄瓜多尔人的名义——中国是世界大国,这些年给予了厄瓜多尔太多的帮助。”
ECU911是2016年厄瓜多尔里氏7.8级强震的震后救援大本营,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信息化合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务实成果之一。时任厄瓜多尔安全协调部部长纳瓦斯动情地说:“如果没有中国公司为厄瓜多尔打造的这套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平台,厄瓜多尔在这场大灾难中面临的困难将不可想象。”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和合共生、互利共赢,离不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一步步“变输血为造血”,不断激发共建国家自主发展的能力。
规则标准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10年来,中国同共建国家不断加强技术标准、规则对接,让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纽带拉得更紧——
在共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里,集装箱吊装忙碌作业,中欧班列在此站点的日均开行量提升至18列以上。近年来,通过采用相同的信息技术系统,中哈两国部分口岸加快协同货运与信息服务。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中国企业为匈塞铁路量身打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实验室。这是中国首个海外高铁列控核心技术实验室,不仅大大减少现场测试工作量,为工程提供坚实保障,未来还可作为匈塞铁路信号设备运行维护基地,为塞尔维亚铁路的运营维护技术人员提供培训环境。
去年7月,国际铁路联盟发布实施由中国主持制定的《高速铁路设计基础设施》标准和《高速铁路设计供电》标准,两项标准均是相关领域的首部国际铁路标准。统计显示,共建国家在建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执行中国标准的占比超过1/3,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了更多技术支撑。
如今,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共建“一带一路”,正回应共建国家的发展新需求——
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企用丰富的工业生产经验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肯尼亚,中国科考人员入深山、进森林,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联合编研《肯尼亚植物志》,以31卷专著详细记载肯尼亚近7000个维管植物物种,填补东非地区植物资源研究空白;
在蒙古国,中国专家针对当地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建立起不同的流沙固定与植被恢复示范区,用几十年积累的治沙经验和技术惠及当地;
…………
共建“一带一路”更积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创造更多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