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造福共建国家人民的大事业(9)
打开手机APP,设定好下阶段航线和返航点,按下按钮,植保无人机升空,准确按照设定的路径喷洒农药。这是非洲东南部国家莫桑比克加扎省赛赛市种植示范户马辛格利用北斗系统操控植保无人机工作的一幕,不但实现了对机器的精准控制,减少了人力投入,还提高了作业效率。
依靠强大的数字技术支持,中国—东盟合作不断向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延展。
截至2022年底,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至今年9月底,已与五大洲30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金砖国家、中国—东盟等20多个多边区域框架下的电子商务合作成效显著,“非洲好物网购节”“中亚云品”“网罗东盟好物”“云上大讲堂”等亮点纷呈,中国与各国数字合作新格局正在加快构建。
并肩开拓“创新之路”——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与葡萄牙携手成立中葡星海“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布局深空与深海交叉智能技术、海洋资源监测及保护与开发等相关科研领域。葡萄牙总统德索萨强调,葡萄牙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愿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欧洲的枢纽。
通过联合研究、技术转移、科技人文交流和科技园合作等务实举措,提升共建国家创新能力。2013年以来,支持逾万名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累计培训共建国家技术和管理人员1.6万余人次。
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并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框架下建立“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基本形成了“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网络。“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目前成员单位已经达到58家。
共建“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启发人们,对今天和未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不断培育新合作亮点,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持续做大合作增量,扩大互利共赢。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认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项经济政策,更是人类进入新时代的愿景。这是中国经济奇迹取得巨大成功的写照。
*** ***
10年前,面对深刻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主席立足中国,胸怀世界,深刻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历史转折关头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10年来,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重要依托,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