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沟通魔咒的聋人教授:向往聋人和听人无障碍沟通(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6 12:13:30
浏览

  她为“聋生”上课,教大学语文、人际沟通、手语;她也为“听生”上课,教手语、语言学概论;她还带着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方向的研究生,管理着学校的手语翻译团队。

  在这些努力的背后,她向往着一种场景:聋人和听人能够无障碍沟通。

  要完成这种沟通,就需要一套通用于全国、聋人都能看懂的标准化手语,以及越来越多的懂手语的人。

  可是,手语和中文、英文一样,也是一种语言,有自己的语法规则,也有“方言”的差异。残酷的事实是,我国电视新闻上的手语翻译和聋校里的听人老师按照汉语的语序比划出的“手语”,聋人其实未必完全明白。

  症结在于,手语是和汉语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而且,聋人的思维、行动、认知和听人迥异,这意味着,听人除了学习手语,还要掌握手语背后潜藏的视觉文化。

  这也是以手语为主要语言的聋人学习汉语“难于上青天”的原因。

  同时生活在聋人、听人两个世界的郑璇,希望能和其他手语研究者一道,改变这个几百年来困扰聋教育界的问题。在2015年作为评审专家参与国家通用手语项目结题会后,这个心愿愈发强烈。

  她总是告诉一些父母,孩子选择学习口语还是手语,选择特殊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必须因人而异。毕竟,让聋人成为平衡的双语人和双文化人固然是最佳目标,但绝非易事,而一旦失败,有可能酿成不可承受之重。

  很多时候,普通学校老师难以真正理解聋人学生的身心规律。而孩子遭受的心理困扰又常常是隐形的、看不见的,除非它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爆发,不然很难被发现。这意味着,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让聋人盲目地去往普通学校,很可能是将他推向火坑。

  站在聋人的立场,郑璇深深地明白,打破“沟通魔咒”绝非一日之功,在一个由听人主导的环境里,聋人要得到内心的温暖,需要更大声的呐喊。

  人们很容易就会察觉一名肢体残疾的人,或是与墨镜、盲杖为伴的盲人,并给他们友善的关爱,却下意识地忽略身体外观健全的聋人的需求,甚至感觉被聋人夸张的表情和特别的言行冒犯。

  郑璇希望,能有一天,社会对聋人充满宽容,并给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沟通不再是困扰聋人的迷局。无论是使用口语还是手语的聋人,都可以享受良好的无障碍环境,都可以获得自己的最大化发展……”

  为此,她希望自己成为听人和聋人两者间的“语言桥”架设者和文化大使。这将是一条漫长但充满希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