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不惧扼制不懈创新制胜科技角力场(4)

光山新闻网 刘斌 2019-05-29 05:31:04
浏览

  四是探索“互换技术、共同研发”模式。这是韩国的做法。2014年,三星与英伟达关于图形处理器专利产生纠纷,经过谈判,签订协议达成和解。双方在稳定核心利益的同时都做出了让步,同意将自身的部分专利授权给对方,并进行下一代GPU的共同研发。

  4.我们有充分的底气和充沛的自信应对各种挑战

  光明智库:面对美国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围堵,中国的底气和自信源自哪里?应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董小君:中国的底气和自信源自正在增长的实力。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第17位,正式跨入世界科技创新型国家行列。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2%,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一批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方阵。二是中国是世界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涵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的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形成了目前全世界“独一份”的、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

  应在以下方面寻求突破:一是以更大力度的开放化解封锁。创造更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来中国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50%左右的科学家是华人,当在美华人科学家受到排挤时,要为他们开辟回国发展的道路。美国越堵,中国的大门就要开得越大。二是将风险转化为机遇,抓紧发展“卡脖子”产业。未来,中国在积极争取外源性技术供给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内生性技术研发,抓住时机发展核心零部件和核心软件,加速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填补市场空缺。

  汪寿阳: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历史上也有过非常高的科技水平,只是后来的发展路径和西方不同。在高科技领域,我们有过“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即使在今天,“两弹一星”精神仍不断激励着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国有庞大的高素质科研大军,有完备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创新生态;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我们还有一批责任感强、有远大抱负的企业家,他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做得更好。这些都是我们的自信源泉。

  科技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若干技术发展得久了,就需要变化、变通、变革,这恰恰给后来者以赶超的机会。当前高科技领域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契机,这是我国科技界和企业界需要及时把握的。

  石谦:中国目前虽然还不是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但已然是科技大国、制造大国;虽然还有不少被“卡脖子”之处,但是没有谁能从整体上遏制我们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我们已经在发展中形成了应对外部挑战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有充分的底气和充沛的自信应对发展之路上的各种挑战。

  我国科技体系和教育体系都相当完善,已经培养了大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英文首字母缩写)人才,在绝对数量上居于全球前列。我国市场规模庞大,有足够的伸缩性和丰富的层次性,有能力应对技术供给的变化。同时,庞大的用户群体及其消费习惯,也为技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王斯敏、焦德武、蒋新军、康薇薇、张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