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华改革之路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伟大实践(3)
“简单讲,就是万华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股权,合并了母公司,公司层级更简单,结构更透明。”廖增太对记者说:“万华已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
当年建厂时的外方技术指导组组长专程来万华参观,由衷地感叹:“万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步履相随,是万华成长的幸运,也是万华成功的秘诀。”
2018年12月20日,在万华40岁生日庆典上,廖增太的演讲作出了最好回答。
一气呵成求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万华人教我们认识了一个生僻化学名词——MDI。
“MDI化学名字叫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最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时发明的,如今被广泛运用于国计民生,比如建筑保温、轻工纺织、汽车家电等领域。”
万华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的解读简洁清晰:“可以说,现在每个中国家庭中都有MDI元素。”
然而,万华人在掌握MDI核心技术上经历过难以启齿的遭遇,让他们对“自主创新”有了痛彻心扉的领悟。
40年前从国外某企业引进MDI设备时,对方明确表示不转让技术。
“洋专家一走,设备就不灵。”李成尧,MDI生产线最早的操作员。他向记者回忆当年举着高压水枪清理设备罐内废物时,唏嘘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设备、管线总是堵,只能不停地抢修。”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1万吨的设计产能10年都未达产。
为引进MDI技术,万华吃过亏、上过当,屡遭碰壁。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家跨国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我要看看你们的核心反应釜,给你们技术指导……”
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万华将正在生产的设备提前两天停下来,清理干净。
终于把人等来了。可对方看了一圈,摸清了万华的技术路线,合作意向却只字未提。
两年后,他们又提出要中国市场调研报告,才可以谈合作。于是万华先后组织了80多人、花了半年多时间,跑遍大江南北。
调研报告交给对方后,两年的期待,等来的却是对方宣布自己在中国建厂的消息……
这是继市场棒喝之后,万华人遭遇的又一当头一棒!
“刻骨铭心啊!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人不自强不自立,永远被人瞧不起。”廖增太的语气沉重而又坚定。
无情现实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迫使万华义无反顾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的活力从何而来?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让市场做选择,就要体现人的价值。”丁建生说。
就像当年小岗村以“大包干”改革将农民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万华以“让人的创造性劳动按市场价值体现”,最大限度激发创新的活力。
记者在万华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1998年底,万华股份公司成立后,即实施“创新工程”:技术成果按盈利比例提成奖励。
第二年,一个生产装置技改后创出显著效益,按新奖励办法一算,吓了大家一跳:10个人总奖金92万元。
奖,还是不奖?
公司高层争论了一个月。最后拍板:高管一分钱不拿,奖金全分给一线科研技术人员。
那天,公司财务人员用一个麻袋从银行把92万元现金提回来,按获奖人头把一摞摞钞票在桌上整齐摆放。
老工程师孙敦孝分得最多,拿了21万元。老伴看到他用小布袋抱回来的这笔钱吓坏了,心怀忐忑地抓起电话打给廖增太:
“老孙这钱哪来的?”
“公司奖励的。”
“不犯错误吗?”
“是正当收入。”
“能存银行不?”
“当然可以!”
……
重奖,在厂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羡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也有人质疑这笔钱花得值不值。
“分给科研人员92万元,他们挣回的是1200万元利润。”当公司给大家算清这笔账时,再没有人提出异议。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一个企业界流传已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