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5-15 05:11:27
浏览

  切莫忽视基础研究

  全国政协常委  袁亚湘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在技术方面而不是科学方面,即使是在科学方面的重大成就也往往和大科学装置有关。在基础科学领域纯自由探索、不依赖大设备、大装置的原创性创新研究方面,我国与科技强国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其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对技术的重视远远大于对科学的重视。即使是关于科学,国家以及相关部委真正关心的往往是应用基础研究而不是纯基础研究。

  目前,我国在科技政策、管理、评价等方面基本套用的是搞工程的方式。常常制定一个统一的表格,要求不同学科都来填写,然后据此打分、排名。这表面上看来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没有尊重某些学科的自然发展规律。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涉及跨学科的评估排名中,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也通常不利于纯基础的学科。对于人才计划、项目设置、奖励数目等指标分配的问题,简单按照“分母大小决定分子”的做法已导致我国学科发展出现不平衡,也使得一些相对基础的学科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发达国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比例约15%。我国的这一比例则严重偏低。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强调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完全正确的,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我国要想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必须在科学方面有一大批国际领先的突出成果。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千万不要忽视基础研究。建议:

  进一步改善科研环境。在人才评价、学科评估、项目评审中不宜把同样的指标、统一的标准用于不同的学科,而是应当充分考虑各基础科学的各自特点、采用各学科国际通行的做法。比如在数学领域,不看重论文署名顺序、论文数量、引用率、期刊影响因子等目前很多其他学科非常看重的因素,而是看重研究工作在本领域的学术影响和国际同行专家的公开意见。

  对不适合组建国家实验室的基础学科领域,建议科技部根据其学科特点也布局相应的经费支持形式。在数学方面,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一步增加“天元数学基金”的投入。

  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的比例。选择少量高水平的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院所给予长期、充足的经费支持以及给予充分学术自主权,将其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科研机构。

  

  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全国政协委员  陈左宁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问题凸显”。在全球科技创新加速的趋势下,我国需要超前谋划部署,发挥制度优势,整合国家创新资源,通过自主创新之路补齐短板,实现网络信息等重要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要把“坚持自主创新”作为“补短板”的根本指导思想。涉及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核心技术,不可能依靠简单的买他人现成技术或与他人合作一蹴而就,要坚持走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主创新不等于关门自搞一套,要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前提,尽可能共享世界创新资源和先进技术发展成果。建议关注源头创新,保持战略耐心,久久为功;同时要关注技术生态、研发环境生态和产品产业生态的构建,形成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要把“确保自主可控”作为“补短板”的根本目标。“自主可控”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产品在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使用全生命链各环节安全可控,不存在被人为植入安全“陷阱”或者供应链被卡脖子的风险。二是产业发展安全可控,能自主修复产品缺陷和进行产品升级换代,不存在受制于人的技术命门,产业发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在评价技术成果指标上,有时忽视自主可控,片面强调市场效益和技术先进性;有的对开源资源奉行“拿来主义”,把“共享”演变为“依赖”;有的用“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授权”来表征产品的自主可控,但这些产品仍可能包含受制于人的技术“命门”。建议以自主可控内涵为依据,形成衡量自主可控水平的准确“尺子”,加强考核引导,修订原有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自主可控这一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