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沙漠绿色传奇(山河志)(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11-16 06:02:02
浏览

  当所有生命组成绿色联盟,各尽其能,密切配合,从不同侧面、不同时间点,以不同方式共同抗击沙漠,沙漠的脚步便不得不停止或退却下来,并一点点让出它曾经侵占的领地。60多年来,三代白芨滩治沙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被有效遏制,白芨滩保护区也以此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作为白芨滩治沙战役的重要组织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王有德先后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称号等,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但他并没有因此以“治沙英雄”自居,也没有产生功成名就和“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安逸心态。他知道,自己只是白芨滩人甚至千千万万治沙人的代表,过去的治沙经历不过是一篇文章的一个段落、一场无休无止战役的短暂间隙,一切都在进行当中。因此,2014年退休后,他的治沙行动并没有停止,开始二次创业,在宁夏银川河东机场的东边承包了荒滩区继续防沙治沙,带领大家在这里完成了1万亩生态修复面积,植树150多万株,给蠢蠢欲动的沙漠钉上了150万棵绿色的“钉子”。

  三

  如今,白芨滩自然保护区148万亩的沙漠拥有了超过41%的森林覆盖率,成功逼退沙漠20余公里,实现了真正的“人进沙退”。保护区内,包括发菜、沙芦草等53科170属306种的野生植物以及黑鹳、大鸨、鸢、大天鹅、绿翅鸭、白琵鹭、猎隼等23目47科115种的野生动物,共同构成了一个难能可贵的生态系统。

  沙漠缺水,人们除了帮助植物们巧妙地等待和利用“天时”,还靠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将黄河水引到沙漠,为植物们提供生命支持。沙漠缺少有机质,无法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刚好黄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日积月累的沉积让植物们有了立足之“土”。同时,人们也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座养殖场,源源不断的粪肥为植物们的茁壮生长提供了养料。当然,也有一茬茬倒下去的植物将自己化作养料,为后代的生长存活打下了基础。就这样,历经数十年的积累,不毛之沙上硬生生堆积起20多厘米的耕种层。

  如今,置身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已经很少有人能记得大柳毛子沙窝这个旧称,也难以想象昔日满目黄沙的苍凉景象。驻足放眼,但见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近处绿草如茵,有从外地引进的梅花鹿三两为伍,在草地上自由觅食。这些只能在湿润环境里生存的山野精灵,如今却安然悠闲地在这片新绿洲上生活。人们怀着惊喜的心情竞相与它们接近、嬉戏。草地上那些高大的枣树和苹果树是第二代治沙人30年前栽下的,如今已经结满果实。从树下走过的人们一伸手就能从树上摘下一颗棕红色的枣子,放在嘴里一嚼,甜丝丝的,完全感觉不到往昔岁月的苦涩。远处的树木高大蓊郁,成排成行,杨、柳、松、柏、柽柳……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让人看不到远方的沙丘,也想不到这里就是曾经的沙漠腹地。松林里,一顶顶洁白的帐篷带来夏日的清凉,吸引远方的客人来这里休闲、消暑。客人中不仅有慕名而来的普通游客,更有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和治沙专家。人们纷至沓来,亲身体验和见证荒漠沙丘演变为“绿水青山”之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同时也把这段沙漠中的绿色传奇传播到四面八方。

  滴洒了几十年汗水的白芨滩人终于从自己亲手缔造的“绿水青山”中得到回报。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在组织职工治沙的同时,不忘妥善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不忘人的发展和根本需求,坚持“拴心宁人、安居乐业”的民生方针,确定了“沙漠绿、职工富、场子活”的人性化目标,并配套出台养殖补贴、经果林收入补贴、治沙造林补贴、职工住房补贴、子女上学补贴等5项民生政策,促发展,促增收,反哺治沙。2023年,白芨滩上的治沙者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这让我们欣慰地看到,世代治沙、为我们阻挡风沙的人,得到了应得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