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张阿舟先生诞辰100周年(6)
1955年,张老师从南昌飞机公司调入南京航空学院,从一个富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师,变成一个二级教授。当时正是南京航空专科学校改为南京航空学院(本科),师资力量缺乏,好多课程无教师上课。张老师是哪门课没人上,他就上哪门课。
他先后讲过的课有:《飞机构造与强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自动调节原理》《薄壁结构力学》《飞机强度计算》《理论力学》《直升机设计》《直升机部件设计》《直升机振动基础》《飞行器振动基础》《随机振动》等,主编或参与编写过《飞机强度计算》《飞行器振动基础》等多种教材,为南航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显然,即使他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要编写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教材或教案,也是挺不容易的!还要向学生讲课就更不容易了! 所以, 他刻苦钻研,时间抓得特别紧。
在那不堪回首的文革时期,他白天被批斗,晚上还埋头学术研究,挑灯攻读最新的学术资料直到深夜。据说,有一次还闹出大笑话:在那个非常时代,阶级斗争的弦是绷得紧紧的。
有人发现他家里经常半夜三更还亮着灯,怀疑他家里是否藏有电台搞特务活动,于是军宣队带人去突击检查,进到室内一看,原来张师在灯光下读书治学呢!张师母在厨房正忙着为他做宵夜呢!我作为学生,第一次听到他讲“飞机强度计算”。
他讲课非常动听,往往一个高深的问题,他用很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讲得很透彻。
在讲到飞机强度标准时,他特别强调:标准是设计、实验和使用的结晶。标准就是工程技术上的“法律”,设计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他的话我一直还牢记在心。
从2008年开始, 经过10年之久,我带领团队研究、起草和制定了超声电机技术军标和国标。
作为辅导老师,我多次听到他讲振动课。虽然同样一门课,每次讲的内容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丰富!
这也使我的“振动理论”知识逐步提高和扩充,为后来研究超声电机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5年学校向国务院报一批愽士生导师时, 他亲笔为我写推荐信。
每当我翻开这封推荐信,那一个个清秀、刚劲有力的字迹,激起我无限的回忆,对这位恩师无限的崇敬!他对我的支持、肯定和教导,永远铭记在心中,永远鼓舞我奋进!
1981年起,他被国务院批准招收固体力学博士研宄生,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之一。
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结构强度和振动研究的优秀人才。他们中许多已成为国家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不少成了著名的专家、学者。
其中包括胡海岩(曾先后担任南航、北京理工大学校长、现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向锦武(现任北航无人机研究所所长)和我等三名院士。
师从张阿舟教授40年中,我深深体会到:他是工程师中基础理论宽厚、科学素养良好的科学家;他又是教授中实践经验丰富、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师。
张老师特别擅长用他在长期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进行具体指导,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张老师既善于从理论角度指出你由工程实际中凝练科学问题的不足,又善于从工程角度指出你理论联系实际的欠缺。
对于比较擅长从事理论研究的人,他经常指出其对某些工程问题理解上存在的差距,而对于我这样比较喜欢从事应用研究的人,他又经常提醒我如何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上努力。他真是一位顶级的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