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名校招生那些事儿(11)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4-03 07:47:01
浏览

  若该体育特长生的“特长”不是非常突出,学校一般不愿让自己处于“三堂会审”的境地。更何况,藤校之间又都是竞争对手。被对手“审问”的滋味儿,恐怕不太好受。

  所以,最近弊案披露的体育特长生基本都没敢糊弄藤校,而是混到南加大等校去了。至于藤校唯一涉案的耶鲁女足教练,是怎么蒙混过关的呢?虽然没看到作案细节,但也不难“破案”。一、该女生不是运动员,可想而知其AI会高于藤校“体育特长生”的下限,因此藤校招办主任联席会议拦不住她。二、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入学后,收了40万美元的教练,怎么帮这个不会踢球的“南郭先生”混下去呢?好办呀,以受伤为借口不参加球队训练,不就蒙混过关了吗?

  各校都有专人主管“体育特招生”的工作。教练们亲自四处寻访、面试“体育特招生”。在一般的申请者还忐忑不安地翘首以待录取信件的前一两个月,就会先给“体育特长生”发出试探性录取通知。目的是安抚他们,稳住他们。许多学校为这些“体育特招生”设有专门的奖学金。

  实际上,“体育特招生”也有两类:一类是真正的“体育特招生”,到校后,即插即用、上场拿分。这一类人的AI可以比较低。第二类是装门面的,是板凳队员,这类人的AI较高,是拿来平衡第一类人的低AI的。

  我攻读博士时,隔壁住一橄榄球队员,我儿子矿矿管他叫“大个子叔叔”,是他自己交的第一个美国朋友。当时,儿子还不会说英语,想跟“大个子叔叔”说些什么,就回家问我们,然后,再背书般地到隔壁去“交流”。矿矿的飞碟技术是跟他学的。有一次,飞碟打中鼻梁,直流血,儿子也不哭。至今鼻梁还稍隆起。每每提及,我总是安慰妻子:鼻子高点不是更帅吗?

  当时,我做TA(教学助理)。有一天,我看到大个子到我对门办公室去见另一个做TA的博士生。他见了我,表情有点不自然,我就没吭声。

  他走后,我故意问那个TA:“个子那么大,打球的吧!”

  TA摇摇头:“打橄榄球的,真头痛!”

  过得几天,大个子问我:“你认识那个TA吗?”

  我说:“认识!”

  大个子想了想,欲言又止。

  后来,大个子去了另一个学校。矿矿伤心了好几天。

  矿矿这个“忘年交”,属于上场拿分的“体育特招生”。我估计,AI可能不会太高。

  美国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视体育?

  首先,体育运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体育运动对美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能形成崇尚竞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国内校园,一抓一大把戴厚边眼镜的“豆芽型”书生。打开电视机,频道换来换去,老是女性化的“小鲜肉”。美国校园文化可能有偏颇,但中国的校园文化确实需要强烈呼唤走出教室的男子汉!当然,除了崇尚竞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体育运动还能增强学校的集体荣誉感。

  其次,又回到钱的问题。体育运动的门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收入。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最能“掏”那些大款校友的“腰包”。比如,矿矿的高中拿了州里的篮球冠军,人们又哭又笑……趁那些大款校友“神志不清”又“头脑发胀”时,校长提出来扩建体育馆,那些高兴得找不到北的大款校友们,恐怕还会背着老婆拍胸口主动加码。总之,体育运动是筹集捐款的重要手段。

  最后,体育运动能给学校带来声誉和荣誉。美国有大约3500所大学,除了那100来所人人皆知的最著名大学,谁知道谁呀?这样,体育运动就成了最有效、最便捷、最轰动的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手段。难怪矿矿的高中得了州里的篮球冠军后,他回家没几句话,就说:“明年一定有很多新生申请我们学校……”